第1117章 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第1117章 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第1/3页)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
因为前人都把人生的道理和感悟都写在了书中。
也就是说,前人走了弯路才能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你通过读书就能得到,不用自己再亲自走一遍。
比如说,孔子有云: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看似是在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其实也是在教后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和君子相处,要多谈义。
与小人说话,要多说利。
特别是像秦博这等真性情小人,冯君侯一番大利砸下去,当场就被砸不分东西南北。
走出镇东将军府的时候,秦博仍是有些晕乎乎的。
在过来之前, 校事府其实对此行也是颇有些担心。
原因很简单。
军中之事,非校事府所长。
贸然插手军中采购之事, 若是一个不好,不但会断人财路,而且日后真要出了什么差错。
比如说吃个什么败仗的,那些军头,为了推脱责任,说不得有人就要推到校事府头上。
校事府在军中没有什么亲信,又不明军中之事,若是被人这么咬一口,那可真是百口莫辩了。
故而这一次前来,吴中书这才提前准备了好大的筹码,只求能打动冯君侯。
没曾想,冯君侯却是待人真诚,但闻校事府所求,当场就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租借之法。
大吴派人前来学习骑战之法, 固然解决了领军之人的问题。
但组建骑军,特别是铁甲骑军所用的兵器盔甲,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产出来的。
那军中战马,更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培养出来的。
得用真金白银堆彻出来, 得用无数钱粮喂养出来,而且还得是长久持续地堆彻和喂养。
费时,费力,费钱,费粮。
冯君侯有感于此,为助大吴能早日组建成军,一齐与大汉讨伐魏贼,愿意租借马匹盔甲兵器。
到时候大吴只需要出人,稍加训练,再由习得骑战之法的人领军,就能立刻成军。
省时,省力,省钱,省粮。
对于校事府来说,这些盔甲兵器都是汉国供应,校事府只是转了一道手。
那些军头,真有本事,就去向汉国问责。
二是分期借贷。
诚如冯君侯所言,天下战乱已久,各地皆困苦不堪,当时已十有其七的魏国,都无法维持虎豹骑。
吴国又如何有足够的钱粮组建起铁甲骑军?
但若是没有铁甲骑军,又如何在江淮的平原之地对抗魏国精骑,拿下合肥,了却孙大帝的心愿?
故而冯君侯看在两国誓盟的份上,愿意出面担保,由兴汉会向校事府每年都出借一笔钱粮,五年后分期归还。
当然,这是照顾孙大帝面子的说法。
毕竟现在校事府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给孙大搞钱。
这笔钱,大部分肯定是要流入孙大帝的府库。
至于小部分……那是正常损耗。
这两个办法加起来,不但能帮吴国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军,同时还能减轻吴国的财政负担。
得闻此二法,秦博即便是出得府来,心神仍是沉浸在震撼当中。
汉国有冯君侯此等大才,怪不得能得大兴。
再一想到校事府若能促成此事,助陛下北上灭贼,拿下合肥,那可真是立下了大功。
秦博心里又是抑制不住地加剧跳动起来。
唯一可虑者,便是无论租借也好,借贷也罢,大吴都是要有抵押的。
毕竟天下哪有白得的好处?
而且还是这等天大的好处。
造船之术只是其一。
大吴要派一批造船工匠前往汉国也只是小事。
荆州更要在三年之内,满足兴汉会的粗糖数量要求……这似乎是个重点。
不过正好与校事府所提出的筹码不谋而合。
至于红糖的具体数量,冯君侯向来是不管这种细枝末节的,后面再与兴汉会慢慢谈就是。
还有汉吴之间的关卡,日后不得向往来两国之间的汉国商队征收车船税。
特别是兴汉会的商队,若是在吴国境内有人为难,校事府须得出面帮忙——这一点,对于校事府来说,反而是举手之劳。
不过以前是心照不宣,若是以后能促成此事,那么校事府就能光明正大地出手。
不过这最后一条,对校事府也是好事。
只要与兴汉会的合作能摆在明面上,那么陛下就算是看在骑军的面子上,也会越发看重校事府。
按冯君侯的意思,这是要用大吴境内的汉国商队车船税作抵押。
最后一条,那就是大吴境内,要承认兴汉会的票子,允许民间流通。
这个就更无所谓了。
难道官府不承认,那些大户人家就会不用那些从蜀地流通过来的票子了吗?
事实上,只要汉吴两国之间还有物资往来,票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谁让大吴需要汉国的东西呢?
只要汉国承认这些票子,那就能换来好东西。
如果哪一天两国断绝了往来,这些票子在大吴境内,也就成了废纸,谁又还会想着要用它?
秦校事走一路想一路,忽尔心里大有感叹:
“校事府能结识冯君侯这等豪爽之人,果真幸事是也!”
“这么多年来,冯君侯一直在帮助我大吴,真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