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9章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第0569章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第2/3页)

日行一百五十里,一千二百里也只不过八天就能到达。介时孟达无备,只怕要速败。”

    诸葛听了,惊异地看向冯永,“这番话,即便是军中宿将亦少有人说得出来,没想到你竟然看得这般通透。”

    然后又若有所思地说道,“是了,你应当是真学过兵法的,不然何以能教赵广他们练兵?”

    冯永听到这话,差点当场崩溃!

    我在跟你谈孟达啊大佬!

    这特么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情在这里猜测我学过什么?

    “看你这模样,着什么急?放心,既然你都知九死之局,难道我不清楚?只是派偏师,又不是大军。汉水走不得大军,难道走不得偏师?”

    “若是情况不对,他们可自主退回来,没人让他们在那里送死。”

    诸葛亮吐出一片茶叶,淡然地说道。

    冯永一怔,“丞相打算派多少人过去?”

    “三千来人吧,不能再多了,不然不好撤退。”

    大汉丞相若无其事地说道。

    “那还不如不派……”

    “你懂个甚!”

    诸葛亮瞪了冯永一眼,“若是不派,怎么坚定孟达守城之心?又怎么逼得东吴出兵?老是想着你眼里的那点东西,能不能有点出息?”

    “东吴?”

    “当然是东吴。”诸葛亮冷笑一声,“我不知道孟达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年他畏罪而叛汉投贼,如今嘴里说要重归大汉,一边又与东吴暗通消息,实是令人不齿。”

    “卧槽!那不就是三姓家奴?”

    冯永脱口暴了一句。

    天下就三家公司,你特么这是想在三家公司之间轮流跳槽?真当自己是块宝了?就算是一块宝,老板也不敢用啊。

    反复小人那可是比墙头草还令人憎恨的存在。

    诸葛亮听到“三姓家奴”这四个字,不禁对冯永侧目以视:这巧言令色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这话说得有够恶毒的。

    只听得诸葛亮继续说道,“汉中与新城有山水之隔,如今他想重归大汉,亦只不过是想要利用大汉作为后路罢了。”

    “他就是重归大汉,难道就愿意把新城太守之位让出来?而且大汉如今又没有荆州与之相呼应,那新城和飞地有何区别?但对于东吴来说,那就是要地。”

    “所以孟达一反,东吴肯定要比我们着急,到时就让他们与曹贼打去,我们自去陇上。”

    这一回轮到冯永对大汉丞相侧目以视。

    这根本就是红果果的阳谋啊,就算是陆逊再厉害,也得要跟着诸葛老妖的步子走。

    除非东吴对襄阳没想法——这是不可能的。

    “只是东吴那等货色,未必肯全力救孟达。”

    冯永提醒了一声。

    冯土鳖对东吴在甘蔗之事上坑了自己一把一直念念不忘。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诸葛亮念了文绉绉的一段话,然后看了一眼冯永,“兵书上都说得那么明白,你还担心这个?兵书都白读了?”

    冯永听到这话,心道这还能用《孙子兵法》来解释?

    “如今我们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至于曹贼和东吴如何应对,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担心又有什么用?”

    诸葛亮脸色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冯永想了想,这个话……好像确实有些道理。

    特别是像陆逊那种人物,肯定有自己的判断。

    若是大汉表现得太过于迫切,说不定反而会弄巧成拙。

    当下只得叹了一口气,“也对。”

    说到底,还是大汉底子实在太弱,需要有求于人。

    说起兵法,大汉丞相又想起一事。

    “这几年,我令你读《六韬》,可有收获?”

    “有吧。”

    冯永挠挠头,收获老大了,至少刚才就能听得懂你引经据典,大体说的是什么意思。

    “为将帅者,不可不读《孙子》、《六韬》、《三略》。你既然已经研读《六韬》,此次领兵正好是印证其文要义的机会,知道么?”

    “知道了。”冯永老老实实地回答,然后又问道,“沿汉水东进的偏师,丞相打算派谁领军?”

    先提前问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