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自苎罗(20)

    浣纱自苎罗(20) (第3/3页)

垂眸,

    “陛下无需担心,这不过都是传言而已,怎能当真。您贵为九五至尊,只需见庙堂之务便可,那些民间的稗官野史,无稽之谈,何须您费心思去了解。”

    元帝盯着内侍,内侍面上惊慌,

    “陛下,那密诏确实是您所写,不止奴才,云贵妃娘娘也可作证啊。”

    云贵妃道,

    “陛下,那密诏,可是臣妾亲眼见您写下,又用玉玺盖章,怎会有错?”

    云贵妃的眸光落在玉玺上,

    “这玉玺,天下唯陛下有之,又怎能伪造呢。”

    元帝却看着玉玺,

    这玉玺,怎会只有他有。

    一定有人从中作梗。

    “来人!”

    “让郎中令带御林军前去郊外的灭鸿别宫。无论在别宫里找到的是什么人,什么东西,一律斩草除根!”

    内侍眸色微变,却仍恭敬道,

    “唯。”

    一人骑马奔走于长安街上,直向郊外而去。

    关无忘自侧墙翻身而入,行至高窗下,可听屋内练剑声,声声破空。

    而剑声乍然而止,

    “君子不立于危墙,更不立于人窗下。”

    关无忘推门而入,笑道,

    “本不欲打扰殿下雅兴,却未想殿下竟察觉我所在。”

    杨儒拿起布巾擦拭剑身,而后将剑放在剑架上。

    “我已非什么殿下,关大人不必如此唤我。”

    关无忘道,

    “若殿下当真没有丝毫血性与报复之心,怎会将先帝玉玺相交?”

    杨儒鬓发微白,浓眉大眼,眉眼间可见几分燕后模样,身材高大,一身粗布衣亦难掩出人气度。

    杨儒道,

    “小孩子不懂事,不值得关大人多想。”

    关无忘道,

    “殿下的幼子已有十五岁,怎会不懂事?”

    关无忘走近几步,站在剑架前,伸手握住杨儒方才放下的剑,

    “如果不是殿下默许,只怕小殿下也不能这么顺利地将玉玺偷出。”

    杨儒道,

    “大人今朝前来,该不会就是为了与我这庶人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罢。”

    关无忘道,

    “下官是来为殿下分忧的。”

    杨儒道,

    “我今虽清贫,却并非一无所有。妻尤在旁,幼子承欢膝下,有何忧需解?”

    关无忘道,

    “怎会无忧可解?殿下日日习剑,难道不是为了曾死于剑下的两条亡魂,要为此二亡魂报仇雪恨?”

    杨儒看向关无忘,而关无忘轻笑,一双桃花眸泛起笑意,如天下尽在手中般自得轻意。

    一队御林军疾驰出城,向灭鸿别宫的方向而来。

    马蹄踏土溅泥,飞扬而起。

    关无忘道,

    “倘若殿下无意,今日,便不会有‘檀香环绕是人息,匾上朱砂是人血’的传言流于长安。而长安与元帝如今,人心向背,再不复从前信任,只是不知。”

    关无忘抬头看向堂上“天清地宁”的匾额,

    “这匾上朱砂,到底是在说这天清地宁,还是在说那佛寺前的境由心造四字。”

    “二者,一是就算命中注定居于一隅,也力要求一方清净,二是认命,顺应时境,不知殿下是哪一方?”

    杨儒抬眸,眸中已不复方才平和。

    匾额下,一个香炉中仍有未燃尽的香。

    关无忘渡步于前,

    “而这檀香环绕,是要绕佛陀宝相,以供佛祖呢?还是要绕这先帝常挂于嘴边的天清地宁四个大字,借以奉养先帝呢?”

    关无忘拿起几案上的火折子,点燃了一柱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香炉中。

    而杨儒看着他,目光明灭不清。

    “关大人如今是圣上面前的红人,不该出现在此处,更不该说这番话。”

    关无忘伸手,在袖中拿出一枚虎符,敬呈于杨儒,

    “殿下如今不阻止臣为先帝上香,自然是早已猜到臣下之意,殿下何须再多疑,看了此物,想必殿下仅剩而疑虑,亦尽可全消了。”

    杨儒沉默片刻,而后从关无忘手中接过虎符。

    关无忘道,

    “内有乾坤,殿下大可直接拆解查看。”

    杨儒摸着虎符上的花纹,伸手一推上半部分,将虎符一分为二,而虎符中,一张纸条露了出来。

    正此时,别宫大门被人强行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