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黑暗的性格源自于悲伤的过去,但法律是且也应当无情

    第553章 黑暗的性格源自于悲伤的过去,但法律是且也应当无情 (第2/3页)

同呢?

    蝙蝠侠的真名叫布卢斯·韦恩,是韦恩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全世界最富有的男人。

    他第一次和哈维·登特相遇是在他的一个餐厅。

    哥谭市检察官想和自己的同事未婚妻瑞秋约会,托了人才在这个餐厅定了一个位子,而恰好遇见了胳膊上挽着大苏芭蕾舞演员的布卢斯·韦恩。

    不知道布卢斯·韦恩就是蝙蝠侠的哈维·登特谈起了蝙蝠侠,言辞中充满着崇拜,他认为蝙蝠侠是英雄,而这个混乱的城市需要蝙蝠侠的看护,并担心蝙蝠侠的压力太大,“或是作为英雄战死,或是苟活道目睹自己被逼成坏人。”

    哈维·登特是布卢斯·韦恩的情敌,但韦恩还是被哈维·登特打动了,他想用他的财富帮助这位“光明骑士”,让哥谭市民彻底“相信哈维·登特(这是哈维·登特的竞选口号)”,他也渴望哈维·登特愿望实现,将“看护哥谭市”的责任交给对方。

    当然,这种无私藏着极大的自私。

    因为,布卢斯·韦恩仍然爱着瑞秋,而瑞秋不希望嫁给“蝙蝠侠”,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她希望和布卢斯·韦恩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所以此前对·布卢斯韦恩说过,如果你不再做蝙蝠侠,我就嫁给我。

    所以,“暗夜骑士”是想将看护哥谭市的重担交给“光明骑士”,那样他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过幸福生活了。

    女人是矛盾的,女人常做这样的事情:爱上一个英雄,但对英雄说,你要变成平凡人我才嫁你。

    然而,这是真的吗?

    因为有蝙蝠侠保护,哈维·登特一直是安全的,但别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哥谭市市长都险些丧命于小丑的阴谋下,其他血腥的杀戮则不断刺激哥谭人脆弱的灵魂。

    最终,蝙蝠侠决定屈从小丑的要求。

    小丑说,只要蝙蝠侠自首(哥谭市警方一直在追捕这位“暴力义警”),他就停止杀戮。这其实是在离间蝙蝠侠和哥谭市民的关系。

    大众比较容易被离间,他们纷纷呼吁蝙蝠侠现身。

    哈维·登特质问民众:“你们真地要牺牲这位一直保护你们的英雄吗?”

    民众纷纷回答说,是的。

    这时,哈维·登特说,他就是蝙蝠侠。

    也就在这一刻,瑞秋第一次真心痛恨起布卢斯·韦恩来,她斥责他让检察长背黑锅,并决定嫁给哈维·登特。

    然而,她到底想嫁给谁呢?

    显然,她是决定嫁给那个最英雄的人,那个最正确的人。

    那么,她是真的想让蝙蝠侠变成平凡人吗?

    被捕的哈维·登特要被送进监狱,小丑则在路上设计杀死他。

    自然,“暗夜骑士”会来保护“光明骑士”。

    经过一番激烈的大战后,小丑最后剩下了孤家寡人,而蝙蝠侠则开着高科技摩托车向他撞去。

    但小丑并不躲闪,而是狞笑着自语:“撞我啊!撞我啊!”

    一开始,对这一情节我有不解,但随即明白,他是想用自我牺牲来引诱蝙蝠侠突破自己“不杀人”的底线,以此来证明,他才是唯一正确的。

    “只有我才是正确的”,这种感觉的诱惑力真是强大,为了“捍卫”这种感觉,小丑不惜一死。

    蝙蝠侠也明白了这一点,在千钧一发时刻,他躲闪,并被摔晕,但小丑还是被诈死的戈登被捕了。

    孰料,被捕也是小丑的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他知道,戈登没死,而且戈登一定会把他送进戈登自己的特别牢房,那里还关着一个掌握着黑帮所有财富的特殊人物。

    围绕着这一点,他还设计了许多圈套。

    但蝙蝠侠和警方不知道这一圈套,他们以为逮捕小丑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是幻觉,小丑的人抓走了哈维·登特和瑞秋。

    而在监狱里,小丑给蝙蝠侠出了影片中的第二道选择题:一个地方关着哈维·登特,另一个地方关着瑞秋,时间有限,你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蝙蝠侠选择了救瑞秋,这恰恰中了小丑的圈套。

    小丑故意说错了地点,他说关瑞秋的地点其实关的是哈维·登特。

    所以,蝙蝠侠救出的是哈维·登特,而瑞秋葬身于火海中。

    对此,布卢斯·韦恩反思,他做了一次“不正确的决定”,终于知道了“蝙蝠侠也有力不能及的事”。

    这一次也仿佛验证了小丑的逻辑“没到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这不只是蝙蝠侠“力不能及的事”,也是影片中所有好人变坏的原因。

    小丑的人没拉一个警察下水,都是通过胁迫警察亲人的生命而实现的。

    譬如瑞秋之所以被绑架,是因为戈登属下的一个女警察受到了这种威胁,而哈维·登特被绑架也是如此,小丑能够肆无忌惮地制造炸死女法官、毒死警察局长、枪击市长、炸掉哥谭综合医院等一系列事情,也都是因为他利用这一威胁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好人的底线。

    影片的高潮中,小丑将这一招数发挥到极致。

    他威胁整个城市的人,要么“成为我的人”,要么离开这个城市。

    最后一批逃离这个城市的人乘坐了两条船,一条船上是好人,一条船上是那些黑社会老大及其属下。

    等这两条船开到河中时,突然停下了,并传来了小丑的威胁:每条船上都装有大量炸药,还有一个起爆器,但起爆器控制的是另一条船,只有一条船上的人可以生还,条件是12点前必须引爆另一条船。

    这是小丑在影片中出的第三道选择题,而且选择范围是民众。

    民众曾经选择抛弃蝙蝠侠,他们还会选择抛弃别人吗?

    结果,小丑失败了(其实我并不认为失败,因为投票的结果就是抛弃别人,只是被“上层”的人硬生生扭转结局)。

    载有普通人的船,引爆起爆器被摧毁,而载有罪犯的船,起爆器被一个黑社会老大扔到了河里。

    传说,魔鬼撒旦赢得世界的方式是捕获人类的灵魂,而小丑使用的是同一逻辑,他对金钱丝毫不感兴趣,他曾将堆积如山的钱付之一炬,说“这个城市配得上一个有品味的罪犯”。

    他还对蝙蝠侠说:“你应该知道,我对钱没有兴趣,我不是那种人,你不要把我降格成那种人。”

    小丑感兴趣的是,将他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强加给周围的世界。

    对这一点,布卢斯·韦恩的管家阿尔弗雷德一开始就发现了,他给蝙蝠侠举例说,曾经有匪徒劫走了他们的宝石,但他们却将这些宝石随处丢弃,他们其实对宝石并不感兴趣,他们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有意思。他们不会被收买,不会被恐吓,不会讲道理,也不会接受谈判,有些人就是想看着这个世界燃烧。”

    在我看来,这也是所有最邪恶罪犯的共同欲望,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钱权名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他们要的是影响力,他们想将他们的意志强加给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随着他们的欲望而战栗,用普通的逻辑看待他们是行不通的。

    在这一点上,匪徒和英雄也常常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要的其实都是影响力,而不是正义、公平、普世道理或“绝对正确的事”。

    哈维·登特就是这样的例子。

    影片的高潮是第三个选择,在这个选择上,小丑输了,但小丑仍哈哈大笑,因为认为他在“哥谭灵魂之战”上赢了。

    小丑的意思是,他用他的逻辑击败了哈维·登特,最终让这位“光明骑士”服膺了他的逻辑。

    这是真的。

    瑞秋丧生后,哈维·登特绝望了。

    尽管蝙蝠侠救了他,但他的左半边脸被汽油烧烂了,皮肤脱落,肌肉和牙齿裸露,无比疼痛,但他拒绝接受任何去痛治疗。

    这可以理解,因为,比起失去爱人的心痛来,这种肉体的痛更容易承受,而且它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从心痛上转到肉体的痛上来。

    双重的痛让哈维·登特放弃了“对公正的狂热追求”,转而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机会主义者,他追踪并拷问所有牵涉到瑞秋之死的人,并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对方的生死。

    “光明骑士”变成“双面骑士”,这看起来令人心痛,但这并非偶然。

    影片显示,他很早就有一个绰号“双面人”,而他一直喜欢抛硬币,他表现出的“对公正的狂热追求”不过是一面而已,而他的另一面早就存在,小丑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可以不折不扣地用在他身上。

    可以说,哈维·登特并不是在追求“光明”,而是他发现,他可以通过追求光明来追求影响力,他通过“对公正的狂热追求”成为哥谭市民的偶像,他也通过替蝙蝠侠背黑锅而终于获得了瑞秋的爱。这是极大的好处。

    然而,瑞秋死了,他的生存逻辑也随之一下子被颠覆了。

    从这一点看来,他与蝙蝠侠只是“形似而神离”,通俗说来,就是他看上去与蝙蝠侠很像,但本质上有根本差异。

    这一差异是,蝙蝠侠对影响力没有兴趣,他追求的是正义。

    影片最后,他甘愿替哈维·登特背黑锅,将这位“光明骑士”的杀业承担在自己身上,不惜令人们以为他已破了杀戒。

    但他愿意承担这一切,而让哥谭人去迎接光明,这不是一个表现出来的英雄,而是一个真实的英雄。

    重要的不是形式,重要的是灵魂,这是小丑和蝙蝠侠的共同之处。

    并且,尽管小丑似乎没有任何底线,并说自己是“混乱的代理人”,说他憎恨秩序,但他想营造的世界仍然是有秩序的。

    他想让世界恐惧,这不过是他的“内在的暴虐的父亲”折磨他的“内在的受虐的小男孩”的外化而已。

    他曾服膺于父亲的逻辑,认同了那个“内在的暴虐的父亲”,而他也希望整个世界和曾经的他一样,屈从于这种暴力之下。

    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