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1 半成品和残次品

    2561 半成品和残次品 (第1/3页)

    冯·布劳恩的状况很糟糕,他的肩部和胳膊在转移途中因车祸骨折,受限于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在抵达阿尔卑斯山之后,负责团队安全的党卫军官穆勒为冯·布劳恩找到了医生,冯·布劳恩这才接受了手术。

    说起这事也算幸运,阿尔卑斯山是滑雪胜地,经常有人在滑雪时受伤,所以这里的医生对于治疗骨折还是很有心得的。

    虽然接受了治疗,但由于拖延的时间太长,恢复状况并不理想。

    冯·布劳恩不太担心自己的伤势,更担心的是团队的前途和命运。

    在进山之前,穆勒考虑到几千人的目标太大,要求冯·布劳恩将团队精简到500人,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躲避盟军的轰炸和搜索。

    这让冯·布劳恩很为难。

    数千人的团队要精简到500人,那就意味着必须抛弃所有家属,以及不重要的团队成员,这让冯·布劳恩难以割舍。

    穆勒态度很坚决,他告诉冯·布劳恩,如果冯·布劳恩做不到,他就会以党卫军的方式处理这件事。

    冯·布劳恩妥协了,他精心挑选了500人,将剩余的三千多人,以及携带的所有资料都留在了哈茨山。

    这个决定是冯·布劳恩和瓦尔特·多恩贝格尔一起做出的。

    瓦尔特·多恩贝格尔是火箭研发基地的负责人,炮军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炮兵部队服役,18年在法国被俘,19年被释放,此后一直在德国陆军服役,专攻弹道学。

    “现在的情况很不妙,柏林正在遭到俄罗斯军队的围攻,佩内明德也被占领了,幸好我们及时逃了出来。”瓦尔特是技术官员,并没有直接参与作战,所以不在盟军的清算名单上。

    当然盟军不追究瓦尔特的责任,并不意味着英国不追究。

    瓦尔特研究的a系列火箭,就是后来的v2。

    “逃到这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冯·布劳恩的胳膊上打着厚重的石膏,他身上还穿着棉衣,四月份的阿尔卑斯山依然寒冷。

    从36年进入佩内明德基地开始,冯·布劳恩的日常就是在研究中度过,离开研究所,冯·布劳恩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别担心,你前途远大,未来依然光明。”瓦尔特其实也很年轻,1895年出生刚满五十岁。

    冯·布劳恩更年轻,现在才33岁,他曾经是瓦尔特的助手,在佩内明德基地,冯·布劳恩担任技术部主任。

    “我现在最后悔的是,去年没有听你的话,将基地搬到挪威——”瓦尔特追悔莫及,德国进行核研究的很多重要设施都在挪威。

    和挪威相比,德国本土更危险,从40年开始就不断遭到盟军的轰炸,所以研究所才会搬到佩内明德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冯·布劳恩就苦笑,他根本没想把研究所搬到挪威,而是尽可能远离德国本土,寻找投靠盟军的机会。

    冯·布劳恩跟小胡子不一样。

    小胡子这种人,命运是和德三帝国牢牢绑定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冯·布劳恩是科学家,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这里要划重点,“科学没有国界”这句话,最早出自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原话是“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自己的国家”。

    这句话巴斯德说过之后估计就忘了,却被美国发扬光大,打着“科学没有国界”的旗号全世界搜罗科学技术和人才,然后就给科技设置了国界。

    简单说就是技术落后时,科学就没有国界。

    技术领先时那就两说。

    法律?

    不重要,如果你需要可以给你现写。

    这就是美国对于科学的态度。

    冯·布劳恩还不够了解美国人,他也不是只联系了南部非洲,同时也在联系美国人和英国人,只可惜在美国人和英国人那里,冯·布劳恩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馈。

    美国人所谓的回形针行动,执行的范围比较小,了解这件事的人不多。

    南部非洲搜集技术和人才,主要是通过布拉德办公室进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