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辽军逼近(2)

    第292章:辽军逼近(2) (第1/3页)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官方要隘,素有畿内要塞、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古称桃林塞。

    潼关南障秦岭,北阻黄河,东连函谷,西拱华山,形势险要,为长安的东大门。

    武关位于陕西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武关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沿该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

    武关凭险而立,自秦、汉、隋、唐以来均为京都咸阳、长安的南大门。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

    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

    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讨伐曹魏时蜀国大将魏延提出来的奇袭长安之计就是经过武关,只可惜被诸葛亮否决而形成蜀军的节节败退。

    散关即位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陈仓故道即由大散关经过。大散关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要塞。

    “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大散关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

    萧关又名陇山关,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天然屏障。

    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合流穿切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