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朝会(4)
第281章:朝会(4) (第2/3页)
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少得多。
那么为什么又说北宋积贫积弱呢!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的另一面又是:
1、朝廷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使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地主隐瞒土地,少交赋税甚至不交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2、重文轻武,通过科举考试起用大批文官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开支与日俱增,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3、为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朝廷每逢荒年大量募兵,致使军费开支高涨。
4、朝廷从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充实禁军,地方军队多为老弱。
禁军派驻外地三年一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在跟辽、西夏作战中常常败北,签订和约损失大量财物;导致财政负担加重。
5、阶级矛盾的存在和激化使朝廷一步步陷入“积贫”这个泥潭,土地占有者和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高级官吏收入不可想象的高,底层官吏收入不可思议的低;两者之间形同水火一触即发。
5、“守内虚外”的布兵原则和军队战斗力低是造成朝廷“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积贫积弱正动摇着朝廷的根基,郑爽在后世二十一世纪就知道,正是这种积贫积弱才导致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但变法在保守派的围剿中以失败而告终,新党、旧党的斗争白热化;再加上出了一个文艺皇帝宋徽宗,加快了北宋灭亡的步伐;郑爽想用二十一世纪愤青的知识和才能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现状。
皇上终于发了诏令封赏郑爽,郑爽自然高兴;但郑爽似乎也觉察道,皇上之所以封赏自己与秦始皇、魏延、寇准、薛世三、淳于师太、刘美人他们不无干系。
寇准在皇上封赏了杨延昭和冷冰霜后,示意郑爽去朝会的进行的地方——垂拱殿前殿。
郑爽离开后他们几个人可能在一起商量给自己封赏的事,现在要来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