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个矛盾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个矛盾 (第2/3页)

散了,她怎么串起来的呢,这又是片中第二个矛盾,她选择把四段故事用“传承”的方式串联起来,这个立意也很高,“传承”,这又是一个崇高的标签,她加了不少类似的标签,最后没牵回来,给人一种,不明觉厉之感,再直白点,用力过猛。

    传承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面对面的言传身教,这太肤浅了,但导演还是选择让每一段故事简单粗暴的连接在一起,即故事的主人公会影响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为了圆这个构想,片中出现相当多的雷人剧情,这同时还导致片子变得复杂化,比如沈光耀加入飞行队后,无视军纪,开飞机给山寨孩童投掷食物空投,去了一次又一次,养活一个寨,这透露出一种女人的浪漫情节,但在紧张的战争年代,几乎不可能发生,而从林平之翻阅的大量史实和照片来看,也确定了他的结论。

    当时配的音乐是什么呢,基*督教的奇异恩典,很感人,导演甚至安排莫名其妙出现的牧师教孩童唱诗,大雨中中国孩子大唱基*督教的奇异恩典,感恩上帝,机具象征力和感染力。

    这当然同时也雷人,因为沈光耀是粤省大族,书香门第,你不能因为他加入了美国教官带领的飞行队,就给这个男人配这种bgm,他们真的不是心动嘉宾。

    顺便提一句,导演留学美国多年。

    又比如一穷二白的孤儿陈鹏,竟然能够进入我国的最高学府,和三代豪族大少沈光耀是一所学校,说实话,这不现实,不过问题不大,除了林平之这种杠精,没人会这么细抠,总菊不会提出疑问,因为老百姓需要中国梦。

    去除这种强行安排的主角间因果关系,便没了大段为了自圆其说的雷人剧情。

    第三个矛盾,便是故事安排,孰轻,孰重。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导演最下功夫的是六十年代,教主和国际章一段,这一段演员阵容最豪华,导演个人发挥最激烈,众所周知,那个年代很难不让知识分子抑郁难平,他们想要迫切的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悲切,导演也做到了,最终这段剧情被改的面目全非,喜迎团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