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士兵屯田 西河郡的现状

    第十四章 士兵屯田 西河郡的现状 (第1/3页)

    屯田早在西汉便已经出现,那个时候是汉武帝的制度,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汉代以军屯为主。汉武帝刘彻元狩四年(前119)击败匈奴后,在国土西陲进行大规模屯田,以给养边防军,这就是边防屯田。民屯的开放是在曹操的时候,曹老板为了筹措粮草开始进行屯田,最后的结果也是很好,最后得到了大批的粮食从而得到了足够的士兵,为他统一北方提供了莫大的助力,当然了,这种屯田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需要官府手里有着大量的无主土地,这样的话,官府才能作为地主来向农民租出土地,农民虽然说名义上还是自耕农,但是事实上已经成了官府为雇主的佃户,和佃户也没有多少区别,只是换了一种身份,而且还能够免除徭役和兵役,东汉末年的大乱也是从义务兵役制走向了唐朝的募兵制的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也是能够让民屯的屯田制发展下去的基础,兵役和徭役都是一个朝代的大事,和赋税一样都是在农民身上沉重的义务,这也是因为人口的不足和地域的开发程度不足的原因,一些需要更多人完成的或必须或是奢侈享受的事情分摊在每个人的身上那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人口的增加又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而在生产资料的不足的时代里面,农耕民族又需要时时的防着游牧民族的进攻,因此又是必须需要士兵和军费的开支,等到陈逸自己开始处理政务的时候才知道这个钱啊,来得快去得也快,看似是张家那边一车又一车的粮食再往郡城里面运,但是陈逸知道这里的粮食也是每天几百石的向外支出,真的是钱和粮食全都不值钱,每天都是一车车的从外面来,在一车车的运走,陈逸都快麻木了。

    值得一提的是,陈逸在西河郡已经开始暗中实行双重货币制,其实就是粮食和现在通行的五铢钱,为了避免粮食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值差价太大,陈逸在发放工资的时候不只是发放货币,还间接地用钱不多为借口该用粮食抵价,用这种方法间接地控制住西河郡的粮价,现在陈逸的四个县下属的都是小地主,他们也没有哄抬粮价的本事,至于别的家族,林家和胡家现在并未知道自己的存在,他们现在完全摸不清李汾的底细,也并不知道现在李汾只是陈逸的一个下属,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待在家里细细的想着要不要派遣家族子弟来这里担任官职,因为这派了子弟前来,就相当于是投资和站队了,万一现在的官府和匈奴人作对并且大败最后被人屠了城,那么这些家族也要有所牵连啊。

    各大家族们一直担任着一个非常合格的官府和匈奴人之间的墙头草的角色,既是在两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又是在两边的对战中发着战争财,从中取利,所以也是一种很令人不耻的行为。只是现在国事衰微,不懂得这种生存之道的人早就被灭了满门了,早就从这个世间消失了,这样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总结到最后,大家都是为了生存吗,这实在是在这个穷苦时代生而为人的一种无奈,陈逸只想着让大家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好了,这是自己这几十年的人生最大的意义。

    陈逸立马开始跟戏志才商量屯田的事情,戏志才也很高兴,这样他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也能够把闲散的土地和人口全部都利用起来,而且还能通过这个活动增进农民和士兵之间的关系,陈逸会借着兵屯这个契机,促进军民之间的感情,让百姓自发地拥护军队,让军人体会到在陈逸手下当兵的光荣,之后在这一年之后就可以慢慢的募兵了,而且这样的士兵不仅是为了糊口,他们也有了更高的信仰和更好的荣誉感,在作战时也会更加的勇猛,也更难以出现胆怯之气,士气不会因为小事情出现什么样的波动,高涨的士气会让陈逸在战斗中占到极大的便宜,一支有着作战荣誉感的军队的战斗力是极其强悍的,不管这种战斗荣誉感是来自于军工和奖金(参考秦军的战斗力),为了保卫家国扬我国威,驱除鞑虏(参考汉军),这些不同的荣誉感的来源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所带来的巨大战斗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就像是现在的边军一样,明明每天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仍旧有着大量的士兵坚守在边关作战第一线,陈逸很幸运自己的第一支队伍的主力就是这些荣誉感很强的边军,现在陈逸手下的军法官正在积极的发挥着作用,在训练中间间隙的休息时间向士兵们宣讲着美好生活的向往,霍去病卫青击败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