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论出口

    第172章 论出口 (第1/3页)

    “我做电影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对电影理论和技术着实比不上老前辈,我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陈奇开口给自己定调子,道:“但既然说的是出口创汇,就相当于一个卖东西,一个买东西,这个大家都熟,我从这个角度讲一讲。”

    “我们想让他们买片子,就要研究买东西人的心理。

    就拿美国举例,我这次去香港、去柏林,了解了很多美国电影的事情,他们的产业非常发达,类型片丰富,几乎把所有类型都拍过了,去年的《星球大战》在北美轰下2亿多美元的票房。

    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花300万买《太极》?

    原因很简单,因为《太极》是中国功夫片,这个东西美国没有。从李小龙到成龙,再到李连结,这样的武打明星,美国说死也出不了一个。

    中国功夫的标签独一无二,全世界仅此一家,所以我觉得要多拍武打片。”

    当着几位大领导,他不好长篇大论,要简洁快速,而大领导听了,不置可否,只道:“继续说!”

    “拍我们有他们没有的,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自然是大家都有的。

    比如凶杀、爱情、喜剧、悲剧,这人家都有啊,还比我们发达,那要怎么拍呢?如果单纯从作品水准上超越,那太难了,我觉得有一条捷径。

    从相同中找不同!

    中国电影再度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对于西方社会是陌生的,我觉得他们有一种窥视心理,希望看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真实面貌……

    比如小市民电影,我们的小市民和他们的小市民肯定不一样,居住环境、衣着打扮、饮食习惯、家庭观念、社会伦理观等等,我们要拍这些东西,运气好还能拿个奖。

    在海外拿奖也很重要的,拿了奖就能卖上价,还能鼓舞人心。

    但可惜的是,唉,我们拍的不好……”

    陈奇上面讲了拍什么,下面讲怎么拍,继续道:“首先要让人家看懂,人家看都看不懂,何谈购买啊?

    我在柏林最深切的一个体会,就是外国人觉得中国片太做戏,真实感差,政治词句太多,他们觉得自己在受教育。

    我们导演表达的方式太直白了,就像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