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抵达
第四十二章 抵达 (第2/3页)
车厢。至于两个女人,李振江没开口赶她们走,她们可以选择留在车厢里挤一挤,也可以出去跟着徐然风吹日晒雨淋。
没什么尴不尴尬的,一个半老徐娘,一个没长开的小姑娘,李振江还不至于饥不择食到这种地步。要是他是这种人的话,王府的秋儿,从如意楼抢来的柳晴早就被他吃到嘴里了。
一路上有惊无险,遭遇过几次大雨,马车的车轴断裂过一次。这让李振江不得不感慨旧社会的制造技术,车轴还是铁包木的,轮胎也没有缓冲的作用,车身更是没有缓冲的弹簧或者车弓。这种车容易坏掉,做起来还很是颠簸,说实在的,还没有坐在大麦身上来的舒服。
李振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他的想法现在不能得到这个时代中大部分人的认同。
在他们看来,能做的起马车已经是富贵人家的象征,一些小民小户那里有能力出行做马车?
越是向北走,李振江发现形成规模的城市越少,而且城市的经济越萧条。来来往往的人口随着远离黄河开始,越来越少。
黄河是孕育着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这时候的人口几乎有六成是沿着黄河分布的,剩下的有三多成分布在南方沿海等地,只有不到一成人口分布在北方。
这还是大楚律令中强制的结果,要不然这里的人口更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北方虽然安定了几年,但是从历史的长河上看,平均三两年就会在这一带爆发一场战争,每次死亡人数平均也有七八万。谁愿意生活在这朝不保夕的地方?
经济落后,常年打仗,环境恶劣。
这是现在这个时代对北方共同的认识。
包括历代的帝王也是如此,之所以还要向北方注入人口,仅仅是为了军事目的,完全是将这里当成了一处战场,一处阻截敌人的天然屏障。
李振江随着车轮的翻滚,渐渐的接近幽州一带,他的心绪突然变得难以平静下来。
这里都是这种情况,那么领地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领地小,可以通过战争扩充。经济不发达,李振江有的是手段发展经济。至于说环境艰苦,只要李振江将手头的技术变成现实,玻璃和纺织技术改进,这都不是事。况且,这时候没有火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