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第1/3页)

玄门自盘古开天辟地,传至世间。黄帝崆峒问道开宗演教,老子传经立说道法弘扬。而后三茅真君茅山得道,张道陵乘虎弘法,钟离权吕洞宾修身登仙,王重阳张紫阳南北开宗。

    前后万千载,至元明相交之际,江湖玄门大小门派数以百计,其中以南北各四派玄门武学最精,北四派为昆仑、崆峒、华山、嵛山,南四派乃青城、武当、龙虎、齐云,人称“玄门八脉”。武林江湖行走之人,但听得“玄门八脉”之名,无不以为高人,心怀敬畏。

    相传轩辕黄帝于荆山昆台修行,悟道成仙,乘龙升天之时传下天书,唤作“太乙登仙录”。载吐运天地之清气,问道登仙之法门。分作七诀,合北斗七星之数,分散在九州的名山大川之间。

    玄门自古有传言,七诀聚首,依法修道。大成之时便可以超脱生死,同辉日月,与山川齐寿,羽化成仙。然万年千载之中,七诀中数篇不知所在何处,无人得闻,数篇为江湖玄门大派代代镇派之宝,秘不相示。光阴荏苒,历代兴亡,几多有心之人欲久注天人之内而苦苦寻觅。虽远涉海角,云游天涯,却始终无人能聚首七诀。

    岁月流转,江山更迭,时至元廷末年,天下烽烟并举,群雄割据。

    至正二十六年冬,朱元璋调兵遣将,一路上拔州克府,以重兵围困住了吴王张士诚的都城平江。一时间平江城外,营台起伏,兵戈林立,毂辕万计,城上城下铣炮喊杀之声昼夜不息。

    到了第二年春,两军依旧相持不下,然而此时,平江城内粮草将尽,城池已是岌岌可危。

    城内吴王宫大殿之中,一名身着龙袍的男子倚坐在厅堂中央的龙椅上,面色阴沉,愁眉不展。堂下站着七八员穿着甲胄的战将,也都是面有凄惶之色。

    沉默良久,龙椅上的男子开口沉声道:“如今城中粮草将尽士卒疲敝,城外朱元璋的几十万人马四面围城,昼夜攻打。事已至此,诸位将军有何良策?”

    话音刚落,阶下众将之中,当前一魁梧汉子恨声道;“主公,末将早就说那吕珍意志不坚,不足以委以重任。朱暹、李福、潘原明之流更是势孤必反,大王只是不信。如今,昔日里朝歌夜饮,奸佞谄媚的小人,走的走,降的降。末将家人在赣州尽死于常遇春贼军手中,无奈假降时便发誓与朱元璋势不两立,如今也只有拼死一战,与城共亡而已了!”

    张士诚听了踌躇半晌,忽地抚案起身,缓缓说道:“熊天瑞,你守赣州途穷假降,为家仇又来投靠我张士诚。寡人没有雄才伟略,用人之明,以至于有今日之祸,怕是不能替你向朱元璋报这亲人惨死的血海深仇了。这几日孤在平江城中,孤见百姓将士苦不堪言,揣度良久,寻思不如向朱元璋自缚请降,如此还能免得城破之时,城中军民遭受屠戮!”一言未尽,双目竟已是泪光闪动。

    话音刚落,未及熊天瑞再言,只听诸将之中有一少年将军朗声道:“万万不可!大王驰骋东南,三吴称霸,何等英雄,如何能向朱元璋那乞儿请降!陛下切勿焦虑,昔年汉高祖刘邦屡陷绝地,最终尚能一统天下。何况我妻子姜氏前几个月死于朱元璋乱军之中,子通宁死不降朱元璋!如今城外虽有敌兵几十万,营盘弩炮重重围困,我等却也能保着大王杀出重围,以图东山再起!”

    张士诚摇了摇头叹道:“子通,你这些年随本王转战南北,护得寡人周全,是难得的忠勇之士。只是想当年孤以穷兵守高邮,破元蒙百万之师,是何等的声势!而后虎踞三吴,地连千里,带甲几十万,如今却只剩下一座孤城。即便能冲出重围,又能去哪里?”

    这少年将军正是张士诚的御前护卫军统领吕子通,如今听张士诚不肯突围,又道:“大王,我闻无锡的莫天祐城池还在,局势尚有转机!大王不肯突围而去,子通向大王请令!愿冒死杀出重围,去联络莫将军,再去各地召集失散部属,筹措粮草,以免我三军将士坐困孤城!”

    张士诚听罢,脸上转过一丝喜色,顿了顿道:“子通真乃勇士也!本王这就拟诏,再差一百勇武之士随你一同杀出重围。你带着本王诏书出城,筹措兵马粮草来援,寡人在城中盼你早日归来!”

    吕子通领了王诏,步出吴王宫。寻思自己此去,真称得上生死未卜,当向自己的师兄,结义大哥柳承宗作别。便飞身上马,向柳承宗驻守的会道观一带而去。

    吕柳二人早年同在齐云山灵虚真人门下学艺,情同手足。灵虚真人仙逝之后,两人拜做了结义兄弟,时值天下反元烽火遍起,又一同投入张士诚麾下。故而吕子通临行之时,首先便想到了柳承宗。

    将近会道观时,吕子通瞧见一队巡查的军士。便打马上前,问为首的将校道:“你们柳统领何在?我有事找他。”

    那将校认得吕子通是御前护卫军统领,柳承宗的结义兄弟,忙躬身答道:“禀将军,柳统领今日尚未来过,末将领兵代为巡视防务,已经差人去请柳统领了。”

    吕子通听了心中不由疑虑,暗想:“我这大哥平日里恪尽职守,岂有时近午时尚不在军营之理。这些年大哥一直暗地里对吴王偏安一隅多有埋怨,如今朱元璋大兵压境,莫不是已然独自离城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