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节 吹毛求疵的仿造
第二百五十九节 吹毛求疵的仿造 (第2/3页)
秦淮解析的时候,皿方罍已经不是一个整体的皿方罍了。
而是上百块经过处理的、有规律的碎片。
秦淮用纸巾把手指擦得干干净净。方才拿起雕刻刀开始剥刻。
画风渐转。
只见秦淮的五官都写满了认真之色。
一刀一锉,一笔一线,身在其中,全神贯注。
蜡是黄灿灿的颜色,不过在秦淮刀尖下,变成了琥珀般清澈透明的颜色,一丝丝的落在桌面。
随行工作人员在一旁观看,看到秦淮的动作,顿感清凉入定,燥意全无。
太赏心悦目了!
此刻的秦淮,不着一丝人间烟火气。
时而如春风,时而如夏雨,时而如群山万重,时而如芳草天涯,明明是简单的雕刻,但却似乎包容万象。
宛如一场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
让人想起庄子在养生中的一篇古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秦淮的雕刻过程就非常艺术!宛如一首淡淡昆曲的水磨调。时光在一刀一刀的律动中缓缓流逝,身边的气场一片宁静。
……
……
商周的青铜器是中华家艺术最独树一帜的一面旗帜,也是世界青铜器文明的巅峰。
它们不仅仅是一件器具,也是一座座蕴含东方建筑美学的宫殿。
钟鸣鼎食。
定鼎江山。
中华家的青铜器,具有一份独特的美感,集王权、富贵、祭祀、信仰、军工、精湛于一体。
在造型阶段,青铜器铸造师最需要把握的一点便是器具的建筑美,犹如盖一栋固若金汤的宫殿。
基于这一点考虑,秦淮的雕刻过程有些怪异。
并不是打粗胚,再雕刻纹饰、铭文,而是先以感觉雕刻出四根顶梁柱。
四根顶梁柱,并不明显,只有微微的弧度。
但就是这细微的不明显,让巍峨厚重的的感觉扑面而来。
如果说皿方罍整体宛如一位身披璀璨战甲的将军,那么这四根顶梁柱,则是尽显将军风骨!
所谓画人画皮难画骨。
一般的青铜器铸造师,哪怕有些顶尖的青铜铸造师,都会被复杂精致的纹路所累。
然而秦淮,并没有局限在精美上,而是先画骨。
也只有秦淮这种专注于欺骗专家几十年直觉的仿造师,才会从这么刁钻的角度去锻造一件青铜器。
“这才刚开始雕刻,竟然就有了皿方罍的感觉。”
谢临风先生是懂青铜器的,否则不会被选为举牌代表。
他在湘省创办了一家湘省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