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攻入北平

    第五百三十九章 攻入北平 (第1/3页)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中

    驻守在北平城郊外防御的满清守军与燚军交战再次大败,只得退守回城内进行守城作战,等待援军抵达。

    京城的满清军队虽然是一败再败,但也并非是他们真的是完全不堪大用。

    乾隆前期,满清潜在的劲敌还不再少数,比如西北的大小和卓,准格尔旧部,西边的各地的土司等等。

    作为在天子脚下、京师重地的八旗子弟训练,乾隆自然是关注的。所以他们腐化程度还算不得厉害,该有的战斗力还是有的。

    而京师八旗真正不堪大用是乾隆后期,周边的劲敌基本上都已经平定,剩下的都是在乾隆统治下变得麻木不仁,可以随意拿捏的百姓起义,这些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战斗力,在长期的高福利下安稳中,他们也就变得不堪一击。

    乾隆后期,嘉庆前期爆发的白莲教起义事情就可以窥见一二。那时候的八旗兵们去打那些手里只有和叉、锄头的平民出身白莲教徒都无力取胜,最后还是靠着还没有完全烂透的绿营才把这事平定下来。

    当然了,如今所谓的八旗兵该有的战斗力也不是说他们就真的强到了天下无敌。

    事实上,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强不强局限大明军队的军饷足不足。入关前他们之所以有战斗力强悍只说,一是自身生存条件所迫,二是大明军队的多数是各有私心,无心与他们死战到底。

    入关后,八旗战斗力就急速的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满清的运气好啊!那些能打的大明官兵都被自己人弄死后,那些还稍微能打的也被他们收拢了回去,剩下的自然不够他们打了。

    整个明末清朝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双方摆烂的过程,不过幸运的是,他们烂得比其他人慢那些一点点,所以就有了战斗力无敌说法。

    这点放在「三藩之乱」的吴三桂身后就足以证明,只不过满清的气运是真的不错,又把身为劲敌的吴三桂给拖死了,才让这事这么结束了。

    当然,这也并非是说京城的八旗兵完全没有战斗力。相反,如果是让他们出去是平定其他的动乱,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比如对付无组织的地方上农民起义。

    但是对于稍微有点军事组织,有点战场经验的动乱,他们就开始吃力了。

    像是在平定大小金川之役中,需要前前后后打上十多年,最后还是靠着用钱和整个帝国的庞大资源把大小金川地区拖垮后才平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