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郁秀沈郎
第二百三十九章 郁秀沈郎 (第1/3页)
絮絮语相酬,得香旧日烟。汉宫云路渺,白日更追攀。回面无人画,高城我自惭。绿杨风月下,郁秀见沈郎。
不知道从哪一日起,这首诗就在汝宁府传开了,作诗之人,便是常教谕。
刚开始,人们还在狐疑,这位沈郎,究竟是谁呢?
到后来,人们开始联想起来,是那位十岁的县府双案首沈康?是那位将自家稻蟹种养法传到整个西平县的沈康?是那位在汝宁府地震中,舍身救人,帮助灾民的沈康?
是吧。
除了他,还有谁称得上令人惭愧,令白日难以追赶?
除了他,还有谁称得上绿杨风月下的郁秀沈郎呢?
更何况,他的学识,在这个年纪的确让人钦佩。就这样,就因为这首出自常教谕之手的诗,沈康成为了汝宁府追捧的风教典型。
这一番传唱之下,又有数名读书人写上几首诗传出来,将沈康捧得高高的。更有甚者,竟结伴来到鹿鸣书院与沈康会面。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沈康却隐隐的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从未想过会收获这样的名声啊。
下南村热闹起来了,清凉巷热闹起来了,每日都有三五结伴的读书人到访,只为看看这位郁秀沈郎生活的地方。
沈康不胜其烦,就在这件事发生的七八日以后,便开始闭门谢客了。他深深的知道,此时此刻,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年的乡试。
然而,这些人哪能轻易放过他去?
不见面,没关系。各个诗会的请柬,如雪花片儿似的洒进书院中。
藏书楼中,众人围在一张桌子前面看书。
刘术匆匆跑来,大口的喘着粗气,双手奉上两张请柬:“公子,县学的吴大元给您送请柬,还有归德府龙塔书院的张世新也送来请柬。”
江柳愖斜睨了沈康一眼,笑着道:“沈三,你还是去吧,这么个躲法,能躲到何日?”
张阁抬眸看看二人,笑道:“躲百姓,躲诗会,若是旁人见此情景,指不定欢喜成何等模样,你倒是说说,为何要躲?”
沈康撇撇嘴,抬手告知刘术道:“去回了吧。”
“公子,还是说您病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