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出

    第九百二十七章 提出 (第1/3页)

    范尧臣与吴益两人站在文德殿当中,面上俱是全无表情。

    两人互不相看,也没有动作,只等着礼官唱喝离殿。

    满朝之中,无一人说话。

    而站在一旁的黄昭亮,却是目光怜悯地看了一眼范尧臣。

    吴益一击得中,与其说是其一人之功,不如说是黄昭亮、孙卞并陈党、枢密院中数人通力协作的结果。

    众人布局了不知多久,层层递进,步步谋算,即便没有吴益,此时换做御史台中其余言官,一样可以达成。

    吴益不过是眼睛尖利,一双狗腿跑得快,咬下了最大的一块肥肉而已。

    然而总算达到了原本的目的,黄昭亮看着站得笔直,面无表情的范尧臣,不知为何,心中竟是泛起了一股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

    杨太后已经将众人弹劾的奏章收入宫中,其中不少内容,还是出自黄昭亮的指点,能给一个毫无政事经验的妇人带来多大的冲击,他最了解不过。

    数十日的相处,已经足够两府的官员了解这一位太后的性情。

    范尧臣完了。

    他错在急功近利,为图做事,不择手段,不顾风险,不知进退。

    除却自请外出,其人别无他选。

    杨太后这样的人,不但念旧情,还爱记仇,此时范尧臣得罪了她,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忠的印象,将来想要再回京,何等艰难?

    而小皇帝正是养成之时,其余人常在其侧,在崇政殿中为其讲学,将来相熟的情分,自然不是远在外州的范尧臣可以相比。

    就算他最后寻到了机会回京,朝中早已风云变化,万难重得原本的位置。

    黄昭亮暗自喟叹,却又很快摇了摇头,把这念头甩出脑中。

    成王败寇,范尧臣这样的人,若有机会,自然要甩得远远的,最好将他钉死在外州,永远不要回来。

    只要他一日留在京中,就有一日隐患。

    谁知道他又能行出怎样的招数?若是说动了杨太后,重新将其重用,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