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是走是留?

    第三章 是走是留? (第3/3页)

来对于如今军中战力如何心中有数,是以若是不能尽快增强军中实力,则太后与皇上还是暂退广南东路为宜。”

    听完陆秀夫有理有据却两不相帮的论调,杨太后彻底无言了。三位辅政大臣意见不一,对于军国政事本就外行的杨太后自己心中坚守福州然后等待忠于朝廷的义军前来勤王的那一丝侥幸心理慢慢开始占了上风。

    就在太后准备起身宣布自己的决定之际,一只小手轻轻却又坚决的拉住了她的衣袖。轻轻一低头,杨太后看到了自己长子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正一眨一眨的看着自己。

    虽然稚嫩但却面色平静,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的皇帝轻声说道:“母后,虽说左相和太傅大人意不一,陆相也同样难以决断,不过现在这殿内不是还有江大人和石大人没有表明意见吗?母后何不听听两位大人的意见再做决断呢。”

    听完十岁的皇帝合情合理的一番话,杨太后和三位辅政大臣却都感到了一丝怪异,就连脸上都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了惊诧之色。

    自昔年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大宋以文御武的国策已经施行三百余年了,时间长到连武臣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自己只是听从号令的武夫而已。朝廷军事的执行虽说离不得军中武将,可是文臣为帅统御武将,枢密院掌管军事调动,禁军各部管兵,武将往往都是在文臣们计划已定后率兵做出执行而已。除了自身的武勇和对军事的娴熟外,武将们从来没有在朝廷的军政大事上拥有任何一丝的发言权。

    如果不是皇帝年幼,放在太平时节,只是这番话就足以引起整个朝廷内外激荡不休了。

    多年习惯下来,三位辅政大臣确实下意识的将两位武将的意见忽略了,而禁军两位都指挥使虽然已经在军职前加上了殿前二字,位列横班、身居一品,可是他们却同样习惯了不会在朝廷军政大事上妄言妄语。所以听到了年幼的皇帝对太后出言建议,他们两人也同样非常惊诧。

    以为是皇上年幼,登基未久对于朝廷祖制还不曾理解,两位禁军将领闻声后急忙上前躬身,由江万载回复道:“回太后、皇上,臣等一介武夫,但有驱驰臣等必勇往无前为太后为皇上扫灭贼虏,然军国重事还是由三位大人商议解决为善,臣等粗鄙不敢妄言。”

    听到两位禁军将领的回复,杨太后也以为方才儿子只是因为年幼无知才说出那番建议,现在既然这两位禁军将领已经摆明了不会发言,朝廷大事也到了必须做出决策的时候,那么就按自己的想法赌一赌吧。

    转首看着儿子轻柔的一笑,一手轻抚了一下皇帝的黑发以示安慰,杨太后再一次准备起身宣布自己的决定。可是没等到自己腰腹用力准备起身,衣袖上传来的那股力量让娇弱的杨太后只能继续安坐在龙椅上。

    将目光再次转到身旁十岁的儿子身上,皇帝那稚嫩的脸庞上此时依然平静却明白无误的流露出了坚定之色。而那只两次紧紧揪住自己衣袖的小手现在也仍然坚定的定格在那里,此时杨太后终于明白,这个年方十岁的儿子这次是真的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