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煤矿
第二百一十六章 煤矿 (第1/3页)
崇祯十九年三月中旬,当大明皇帝朱由检率领摸金校尉胡八二土夫子尤邪在元代古墓中大战蒙古僵尸摸金盗宝时,南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们根绝皇上预先标记的地址位置,快速进入察哈尔旗几处矿藏,监督煤炭工人们建设厂矿基础设施,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采矿做准备。
这里所说的矿工并非天生就是矿工的。
崇祯十八年底北伐战争期间,中卫军抓获俘虏超过两千,其中主要包括朝鲜王军蒙古骑兵八旗战甲,当然也有些汉人包衣。本着皇恩浩荡雨露均沾的原则,朱由检对这些俘虏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各人最大善意,让各人留在蒙古高原上充当矿工。
众所周知,在工业化或是前工业化阶段,煤炭工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天朝自不必说,便是十七十八世纪的大英帝国,煤炭工人每月挣得工资也是其他工种的两倍。
只在一夜之间,这些战俘的身份,便由帝国死敌变为煤炭工人,转变之快令人咋舌。
这当然不代表崇祯皇帝此时已经良心发现,准备结束暴政,开始实行仁政。因为按照皇帝陛下诏令,所有参与开矿的工人,无论是蒙古人或是清国人,无论是明人抑或是汉人包衣,只要曾经有过任何威胁大明帝国利益的行为,他们便会面临工时无限延后,将自己余生全部奉献在暗无天日的井下,直至精疲力竭劳累而死。
据西班牙人侦测,河套平原腹地煤矿藏煤较浅,且多为优质无烟煤,要想把这些煤炭开采出来,以明国眼下的技术,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无非只是要多耗费些人力罢了,多死几条人命罢了。
所幸镇抚司诏狱中不乏这样廉价的劳力。
这两年多来,崇祯皇帝四处树敌,经历大小几十仗,俘虏各路敌人超过两万人。这两万多俘虏,除小部分实属无辜外,其余大部约一千八百人,其中一半已脱离苦海早早下了地狱,剩余一半陆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