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姚宗仁

    第339章 姚宗仁 (第3/3页)

中原指了指玉玦的内圈,看了看徐北武。

    “我看到了。”徐北武道,“摊主也知道。”

    玉玦的内圈,有个地方刻了个隶书的“仁”字。

    “我就说是块汉玉,你们三个研究半天还不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仁是儒家核心思想,刻个仁字,更说明了这一点。”摊主立即说道。

    孙中原轻轻摇头,这宝光是不会出错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东西不假。至于为什么刻上一个“仁”字,有可能像摊主说的,这玉玦有仿造原型,原型上就刻了字。也有可能是仿造时的其他原因。

    倏忽之间,孙中原想起了一个人。

    姚宗仁!

    姚宗仁是乾隆年间一个玉工,世代治玉,技艺非凡。他本人也非常擅长仿古玉器。

    乾隆皇帝对古玉十分热衷,也制造了大量仿古玉器,不过,他下旨制造的仿古玉,一般都会写上“大清乾隆仿古”,就是追求一个意趣,不是为了作假。

    乾隆皇帝喜欢古玉,收藏丰厚,但是有些古玉他也识别不了。有一次,他拿了一件玉杯,反复看来看去,觉得像是汉玉,但又不能最终定论,于是,他就把姚宗仁找来了。

    姚宗仁只看了几眼,就说道:皇上,这不是汉玉,是仿古的。

    乾隆知道姚宗仁的水平,但还是有些吃惊:你只看了几眼,就能这么快下结论?

    “回皇上,因为这是我祖父做的。”

    好嘛!

    原来如此。

    过去的手艺和现在不一样,都是祖传秘传,一代传一代,很难外泄。

    乾隆这时候又有疑问了,“姚工,我研究古玉也算有年头了,水平也可以了,怎么这玉杯能做得这么像,让我一点儿毛病都找不出来?”

    姚宗仁这时候说了一句话:需费时也。

    这仿古也好,作伪也罢,那都是需要时间的,其实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还需要成本,需要花钱!

    如果这件仿汉玉玦真是姚宗仁做的,做得如此逼真,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