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棒槌瓶,蛇皮青

    第255章 棒槌瓶,蛇皮青 (第3/3页)

开始的,所以永乐乃至宣德瓷器,不带款儿的也不少。但是,到了清三代,官窑款儿已成定制。

    可摊主说得也没错,清三代的官窑,的确也有不落款儿的。大致有这么三种情况:

    一,因为精益求精,某种器物直到完美试烧成功,才落款儿。之前的试烧出来的,不合格的敲碎。但也有合格的,虽然没款儿,也保留了下来。

    二,有些常用器物,故意不落款儿。这里面还有个传闻,比如康熙皇帝,怕人不小心打碎常用的瓷器,比如茶杯,花瓶,就故意让官窑不落款儿。瓷器上落着“大清康熙年制”,这要是让太监打碎了,岂不是把朕的江山打碎了?

    三,有些特殊的祭器。

    这说的是官窑烧造本朝器物的情况。在清三代,官窑还会奉旨仿制古代的经典瓷器,比如仿汝窑。这些瓷器,本来就是没款儿的,所以仿制出来的,也不带款儿。

    这件棒槌瓶,很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棒槌瓶,蛇皮青,都是康熙朝创烧的东西,无款儿试烧的可能性比较大。

    “你说的没错,不过咱俩也别讨论这个了,给个最低价儿吧!”孙中原当然不会和摊主讨论这个,既然他说是“绿釉”,那就是没认出这是臧窑的“蛇皮青”。

    说实话,摊主虽然懂瓷器,但还真说不出这棒槌瓶的来路,这东西亮闪闪的,看着是挺好看,但是现代气息也太浓郁了。

    最后,摊主报了个八千的价格。孙中原讨价还价,两人拉锯了一会儿,最后是三千拿下的。

    这件棒槌瓶块头儿大,摊子上又没合适的锦盒,最后摊主用报纸包了好几层,用绳儿捆好,孙中原是提溜着绳儿走的。

    走出几步,陈丹洋便问道,“这东西难不成真是官窑?”

    “不但是官窑,而且是清三代有名的臧窑,缺点就是没款儿。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款儿也轮不到我来捡漏儿。”

    “臧窑?清三代以人名命名的官窑时期,我只知道唐窑。”

    “嗯,唐窑你要是再不知道,那就不用来逛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