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刀刀见泥

    第238章 刀刀见泥 (第3/3页)

挣钱!不过老弟,这东西你能断代么?”

    “嗐!我不是说了么,我就是当个稀奇玩意儿,摆着玩玩儿。你这专业的都断不了,我上哪儿断去?”孙中原应了一句,拎着塑料袋走了。

    这买卖,就得这么说。别说孙中原告诉他是什么,就是说一句“能瞅出点儿意思来”,那也会让摊主闹心。和气生财,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多好。摊主那句“真是不挣钱”,也是如此。

    这东西,他岂止能断代。

    这是北宋的耀州窑!

    之前介绍过,北宋八大民窑,北方四个,南方四个。耀州窑,就是北方的青瓷窑。

    说起宋代的出产青瓷的民窑,北方不如南方,南方的越窑和龙泉窑,名气特别大。耀州窑呢,在普通人当中,名气不大。而且耀州窑的窑址,发现也比较晚,八十年代才在西北地区发现。

    耀州窑的工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纹饰的刻制,入刀的角度和其他窑口不一样,不是直的,而是斜的,这样,刀痕就比较深。

    这就是刀刀见泥。可以想象,瓷胚还没入窑烧制之前,比较软,这斜着一刀下去,刀上不见泥才怪呢。

    雕刻好之后,上釉,然后入窑烧制。出窑的时候,虽然成型了硬化了,但是刀痕比较深仍然能看出来。

    不过,这种阴刻刀法,也仅仅是指北宋年间的耀州窑。往早里看,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是凸雕。北宋末期到南宋,或者具体说耀州窑所在之地是金国的时候,就变成了比较细的线条,甚至还出现了素的,没纹饰。

    民窑的东西,和官窑不同,主要就是供人使用,所以,这个简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及的过程,也是节约成本和扩大产量的过程。

    民窑为什么少精品?就因为这个。

    这件耀州窑的倒流壶,是北宋民窑的精品。而且,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还在于倒流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容易成功;再者,这东西不要说比盘子和碗了,比瓶子罐子还不容易保存,这么多年了,一个完整器流传下来就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