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原本的目的
第八百五十章 原本的目的 (第1/3页)
世界不是一张蜘蛛网,我的意思是,尽管蛛网的比喻用在世界上有其恰当的部分,比如每根丝线与其它丝线长久且复杂紧密的关联,比如在看似重复的网状结构中其实埋藏着种类不同的丝线与机关,但世界不是蜘蛛网,或者说蜘蛛网只能作为世界这个喻体的一个侧写,就和其它试图将包含一切的世界进行比喻的例子一样。
蛛网的比喻总是带有一种总览性,好像有一只蜘蛛在这张网的中央或某个角落,手里握着所有组成这张网的丝线,它无所不知。
或许确实有那么一只蜘蛛,毕竟命运在神话中总被描述成丝线,而蜘蛛无疑是人们熟知的动物中最会编制的一种。
但我真正要说的是,蜘蛛与蛛网的形象代表着一种常见的思维形式,即信息的分层结构,居于网中的蜘蛛知晓网上的所有事情,它无所不知。
人们也总是认为一个小地区的管理者对地面上的事物也如此了解,然后更大范围内的管理者亦然,最终整个区域的管理者在这片区域内有着如神一般的全知或接近全知的能力。这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信息与认知从来不是网和蜘蛛的关系,信息的存在依赖于人的认知,没有认识者也就没有被认知的对象。而假设一个知晓某一范围内所有信息的存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代表着将所有信息的发生和更迭都与他进行联系。这个对象就成了百事通或万灵药,他是可以满足所有愿望的许愿机。
这样的想法并不完全错,许多地方的人确实具有类似的能力,他们有意的收集情报,将其作为自己生存的资本与力量。但更多的时候,世界是一个内涵无数切割面的晶体球,从任意角度看过去,所能获得的信息都不相同。
这意味着,哪怕是身居高位的人,也不见得全知,位于蛛网末端的人,也不见得无知。只不过是他们所知道的角度和内容不同,换言之,当万法之城变成了那张蛛网,古老者们也不见得是居于其中的蜘蛛,他们的视线看不到整个城市,这里有许多双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