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朝议
133 朝议 (第2/3页)
患,而大清女真蛮夷也需要水师提督之大军牵制,否则更是难以收拾。”
“而水师提督兵力雄厚,以当前而论对我朝助益良多,且掌管海上霸权,既防范西洋蛮夷觊觎,同时还扬我华夏威仪,不至让南洋诸番邦耻笑。”
史可法人如其人,从实际出发为崇祯分析利弊,甚至于在言辞间多有一些粗糙,不见往昔首辅的气定神闲姿态。
当然,此时此刻的大明王朝,怕也是容不得那种看似气定神闲,实则只能玩弄权术的首辅了,好歹此刻尚上位的首辅史可法多经兵事,又在基层历练良多,深晰大明如今之困境,由其担任首辅却也算得上是此刻最好的选择之一了。
只是就怕眼前这位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反复无常,容不得这位颇有才干的栋梁在这位置上待上太长时间。
“朕贵为天子,竟然还要容忍此等逆臣不成?尔等这群废物,一日日除了说些什么万死不辞的话外,却是连一个个小小的水师提督都没法拿下,朕要尔等何用!!”
崇祯皇帝也是在气头上,手中那一份锦衣卫上报而来,堪称大逆不道的洪门情报,实在是让崇祯皇帝得颜面无存。
好不容易大明才收复了大清军队占领的顺天府并京师,取得了自崇祯年以来对抗大清最大的一场胜利,斩杀大清女真主力五千余众,其余军队数万,大清留守主将鳌拜、索额图等人仓皇北逃,沿蒙古草原而去。
而大明朝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孙传庭一部十七万将士,折损过半,最后直到收复京师为之,孙传庭一部可战之兵已不足八万,故而只能坐视鳌拜等人带着数万残兵北逃而无敢追击。
这还是在大清本土被洪堂军队牵制,无有援军前来支援的情况下,若是大清本土没有洪堂军队牵制,就连孙传庭自己都难以想象,他们大明如今会是怎样一副情景。
在收复了故土之后,崇祯脸上也多少有了一些笑容,但是他也再不愿意重新迁都回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