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厘定标准

    第十一章 厘定标准 (第1/3页)

    宣历八年五月十八,傅大官带着傅小官去巡视了地主家的领地之后,重返临江。

    此行傅小官对自家这个大地主的田产有了初略的认识,在这个世界弄出了第一个印刻着自己烙印的产品——西山琼浆,顺便收了个小弟白玉莲,另外便是对西山别院作了未来的初步规划,一个集研发与生产的基地雏形在他脑子里渐渐有了轮廓。

    接下来便是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当然,首要的是对临江的了解,至今他还未曾在临江的街头逛逛。

    逛街这种事情以前是不喜欢的,但他现在很乐意,因为真的很闲。

    所以第二天锻炼完毕用过早餐,他便带着白玉莲和春秀坐上马车出了门,白玉莲就这么兼任了他的车夫。

    “秀儿,我需要做一些玻璃瓶子,你知道地方吗?”

    “玻璃?奴婢未曾听过,琉璃倒是有的。”

    “哦,琉璃也行。”

    “西坊那边有,现在去看看?”

    傅小官搜寻了一下记忆,西坊是一处市集,位置偏远。“先去余福记。”

    “西坊有没有陶器?”

    “有的。”

    “嗯,好。”

    春秀不知道少爷要这些器物干啥,琉璃很贵,傅府也就老爷有一套琉璃酒具,非贵客不能用。

    至于陶器倒是便宜,家家户户都要使用的东西。

    傅小官没有再问,他看着车窗外。

    鳞次栉比的房舍,古朴典雅的院落,青石板的街道,偶尔有精致的楼阁。

    某一处房舍的二楼撑开了一扇窗,有女子探出头来向下望,那撑窗的竹竿倒是没有掉下来。

    临街的铺面早已开了门,铺面各式的牌旗在晨风中招展。走贩或推着独轮车或跳着担子一路吆喝。

    临江城早已醒来。

    如此看着,半个时辰之后,马车来到了余福记的门前。

    这条街叫十八里巷,不算临江城最繁华的街道,但位置已经不错。如果按照前世的说法,这里算是二级口岸。

    傅小官四处打量了一下,虽然记忆中存在,但自己亲眼所见,却真实了许多。

    余福记的大门也已经开启,只是门口罗雀没有什么客人——毕竟是卖酒,这大清早的喝酒的肯定不多。

    余福记老掌柜蔡晞此刻正蹙眉看着一本账簿,然后一声叹息摇了摇头。

    这些年来余福记的销售每况愈下,四月更是惨淡,全月销售共计一百二十斤,六百文钱,利润一百二十文……虽然此处房产是小姐当年所置,就算抛开房租这一块,除去开支,已经是亏损。

    他合上账簿,寻思得想想办法了,虽然姑爷不在意这里的经营,可这铺子是小姐留给少爷的,如今弄成这样,他觉得很是愧疚。

    余福记的酒只有一种,便是西山酒坊所产的最普通的酒,连名字都没有。

    品种单一而寻常,根本没有竞争力,如果不是老顾客光顾,只怕早已入不敷出。

    对面漆氏酒铺以前的生意也不好,但自从漆氏少东家漆远明弄来了一种名为瑶春的酒之后,漆氏酒铺的生意便日渐红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