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因果

    第七百三十六章 因果 (第2/3页)

导向的重要铺垫。”

    “一开始就摆出了真实存在的约翰?提托、欧洲原子研究组织、不是简单平行的时间线作为逻辑的基础,足够味道;用文火慢炖的方式。把‘让简单文字信息穿越时空’、‘让意识穿越时空’、‘让人穿越时空’的不同层次科幻实现随着故事娓娓道来;在故事进行到一半发生惊天逆转,华丽丽得用马德格尔的‘人本质上是时间性的存在’把剧情推进;用完美的剧情契合时间线的变化。”

    “看起来,您对《steins;gate》的评价非常高啊。”姜言接了一句。

    黄少天接着说:“个人认为,关于穿越时空主题的作品,最重要的因数是‘因果’的设定。能否把握好这个因数,直接关系到整部影片的成功与否。而最经典的则莫过于由果到因。即开头为制定的结果,然后由它代入之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最终又将走向那个制定的结果。这样便于设置悬念。将人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看到最后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听您这样一说,《steins;gate》似乎就是这样。”姜言说,“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片将矛盾冲突和剧情*固定化,《steins;gate》前半部分,不徐不疾得把人物放在各自恰当的位置,用一个个小巧合小细节展示着时间线的变化,剧情犹如用铅笔慢慢螺旋画出的一系列圆弧。当在剧情进行到一半时,剧情的峰回路转,如同用彩笔把刚刚画出的圆圈全部重新涂上梦境的色彩。再到最后几集,正好收笔在第一次落笔之处,所有圆弧完美闭合,精彩谢幕。”

    黄少天一边点头,一边说:“还有一点,不少科幻类型的作品会表现得很生涩难懂,一个劲的玩深奥。但我认为,科幻类型作品,最重要的恰恰是要做到通俗易懂才对,至少不要故作深奥。少些生涩,并不意味着它就肤浅,‘逻辑性’才是重点。很多被冠以‘烧脑’的作品,也不是因为它有多难懂,只是逻辑性强罢了,理清思路,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实就是一个‘因为所以’的故事罢了。”

    “《steins;gate》整部作品从头到尾的制作都非常严谨,尽可能的去‘自圆其说’,因果循环。从第一话开始埋下伏笔:亲眼看见助手被刺死。便由这个关键点开始引发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发送第一封d-mail——从β世界线进入a世界线——看见a世界线的助手——偶然发现了电子烤箱和手机结合的功能——开始研究d-mail——实验d-mail——研究记忆传送……直到真有理死,这里开始进入*,冈部无数次记忆传送,到后来助手帮助其发现根本原因,再后来解决原因,最后竟然发现,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点上。”

    “这个伏笔埋得漂亮,过程着实精彩。不过最让我觉得‘点睛之笔’的还是最后两集,冈部如何逃过世界线的收束,从因果律中把助手‘解救’出来。这个过程简直看得让人心潮澎湃啊,太过巧妙,又十分合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