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节 未来艺术家
第二百四十五节 未来艺术家 (第3/3页)
卑微的最普通的中国人子弟,这使得特里尼对澳洲人的元老充满了尊敬。
特里尼对这四个学生的教授是传统的传帮带方式。徒弟们从事一点力所能及的简单辅助性工作,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他再给予一些指点。这也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艺术家们传统教学方式。
“今天我们什么课?”翻译问道。
“油画课程,先从最基础的绘画准备开始。”特里尼说道。
在17世纪绘制油画,画家首先得是一个工匠。旧时空里去一次文化用品商店就能购置齐备的画具开始作画在本时空里是行不通的。不论是画布、颜料、油脂,甚至是画笔,都需要画家亲手去准备。
屋子一角是有着许多小抽屉的,抽屉装得都是从千里迢迢从欧洲运来的颜料。颜料不是成管的,而是各式各样的固体碎片,大多是矿物,也有植物和动物的产品,最为奇特的是威尼斯产得蓝色碎玻璃片――用来调制一种较为普通的蓝色。桌子放着各种尺寸的碾钵和碗碟。
特里尼手把手的教授他们如何选择颜料碎片,怎么样加以破碎成合适的大小,再加以碾磨。碾磨是逐级的,先在较大的碾钵内碾碎,再在较小的碾钵里碾细。直到成为可以调制的粗细不同的粉末。
学生们渐渐的产生工作兴趣。他们先是怀着好奇,接着换了一种正经严肃的面孔,他们帮助师父配制一种有毒的药水:将二硫化砷和升汞溶解在酒精内,然后再灌注在木板之――用来防止木板生蠹虫。然后,他们了第一重料,把所有接缝和裂口都用雪花石膏、树脂和**的混合物涂满了,然后用一块平滑的磨铁去磨平高低不齐的地方。
工作在落在师父的手里总是轻松而迅速的,仿佛是一种娱乐活动。特里尼一面做工,一面教授种种油画工具准备的技巧:教学生如何捆束画笔:从包在铅头内的最粗最硬的猪鬃笔,到那插在鹅毛管内的最细最软小粟鼠毛笔:中国人的毛笔他也尝试性的用过,但是总觉得不是很称手。
学生们对跃跃欲试――尽管看师父做都是简单又轻松,但是自己做显得很笨拙。接着特里尼在火炉慢慢的加热一种纯净的油脂:这是用大麻籽粒榨出得。因为有轻微的致幻作用,元老院要求他们在使用加热的时候必须戴口罩。
学生们按照他的指示,用小块的羊皮沾着热麻油摩擦那块画板。让画板充分的吸收油脂。
“要趁热摩擦,冷了就吸不进去的。”特里尼不断的指示着学生。
年轻的元老饶有兴趣的站在一旁,不时的翻译着特里尼的指示和学生的问题。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这个意大利人不时的把目光投向女学生,每次指导女学生的时候也更为专注的时候,他很是会心的笑了起来。未完待续。。 2k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