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大清的搅屎棍
044 大清的搅屎棍 (第1/3页)
正文 044 大清的搅屎棍
如果肖乐天在现场,他一定会为翁同龢鼓掌叫好的,中国古人虽然轻技术但是非常重视战略,这好像就是文人的一种通病,喜欢在纸面上指点江山。
不过这种指点江山可不是什么贬义词,在古代真正的大儒就没有不通兵法的,就比如说近代的毛泽东、蒋介石包括再远一点的孙中山等人都没有上过军事院校,但是他们对战略大局的把握却远胜常人。
没办法这就是中国文人的看家本领,熟读史书的人自然大局观异于常人。翁同龢的道理在这个时候的文人心里是无法辩解的,东暖阁里一片寂静,谁都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后来富庆曾经向肖乐天复述过这次东暖阁的朝会,当时肖乐天就摇头了“对于翁同龢的道理,你们是无法反驳的,大清朝里除了我谁都反驳不了他的话。”
肖乐天知道,在辩论的双方思维里,根本就忽视了一个硬性的最重要的指标,那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力量。战略纵深是很有用,一直到二战都很有用,但是他的用处已经越来越小了。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倾国之兵北面还没冲到锦州就已经打不动了,除了粮食可以就地筹集之外,其他的所有物资已经送不上去了。还有南面根本就没出山东就是在胶东半岛转悠,南线兵团的补给能力也已经枯竭了。
甲午战争时期,与其说北京是被打服的,还不如说是被吓的投降的。因为以当时日本的国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兵团在北京城下会师。
这就是大战略纵深的好处了,不用打仗用补给就能把敌人给拖死。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各种全新技术的出现,电气化和内燃机终于改变了世界。等到八年抗战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可以在中国腹地打出一条大陆桥。
这就是科技飞跃带来的改变,翁同龢所谓的道理在三四年之内还是正确的,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呢?这种错误的思想必将把中华民族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惜大清只有一个肖乐天,可惜现在的肖乐天无权无势只是一个二鬼子。
东暖阁的朝会在翁同龢的辩论中没有任何结果就散了,不过所有人都没有什么遗憾,大清朝廷就这样,什么事情不吵个一年半载的是没有结果的。今天奕?抛出这个奏折也没想立刻就能得到什么回应,无非就是扔出来试试各方的态度罢了。
在洋人钟点上午九点半的时候,小朝会散了。翁同龢一脸庄重的辞别皇上和太后离开了紫禁城。当他在午门外遇到等候他的管家后,立刻得到了肖乐天的最新消息。
“老爷,项少龙那家伙最终还是失败了,肖乐天手下的江湖人物在大青山里激战一夜把他给救走了……”管家愤愤的说道。
翁同龢这个暗杀肖乐天的最终幕后黑手,脸色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坐进轿子里一言不发。当四人抬的轿子开始前行后,管家扶着杠子隔着窗帘低声说道“老爷,用不用让翰林们参一本,就治这个二鬼子私豢土匪、图谋不轨的罪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