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六百七十一章 基础中的基础

    第四千六百七十一章 基础中的基础 (第1/3页)

    有一说一,也就多亏这年头是三世纪,是封建时代,农业人口占据了99%,否则陈曦这种强行提高粮价的方式,绝对不可能通过。

    毕竟粮食价格关联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不管是低了,还是高了,都会造成致命问题,而如陈曦这种准备直接收粮将市面粮食价格从四十二文左右提升至一百二十文的方式,放后世直接引爆战争都不是问题。

    然而在这个时代,陈曦提出这种一听就很离谱的计划,在场众人却也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低头进行思虑。

    自身损失之类的其实没啥好提的,他们的俸禄组成之中,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粮食,以萧后为例,为什么能跑到终南山悟道,不事生产,就是因为他就算啥都不干,也有十四级爵位每年七百石的粮食。

    故而这个政令的下发,其实对于刘备的统治基础是没啥影响的,对于上层的那些世家什么的也没太大影响,毕竟这年头,大多数吃粮也都是吃自家种的粮,完全脱产的家庭,那都是仙神级别的存在,也不怎么需要考虑多出来的这点开支。

    当然这是因为陈曦存在,否则这点利益也足够这群人狠狠地打一架了,毕竟先收谁的粮食,如何收取什么的,内中也是有巨大利益的,这些放以前那可都是要狠狠的打一架,死一波下面的人,才能敲定的。

    可现在的话,影响就很轻了,当然这种很轻是基于刘备还在位,陈曦还活着,换个其他的时候,恐怕就算是现在在场的众人都需要掂量掂量,因为这个政令实打实的给了底层好处,但却事实上在割中上层的肉。

    哪怕割的不多,但只要是割了,就肯定会有反噬。

    就跟你杀鸡一样,鸡的力量就那么点,只要你狠下心,无视那种反抗,宰了下锅就是了,但换成老虎,哪怕只是拿刀在对方屁股上轻轻划一刀,老虎也会给你整出来非常大的动静。

    不过还是那句话,上层一点点的利益释放,就够给底层带来巨大的好处,就跟所谓的时代的一粒灰一样,这种上层的些微损失,对于底层直接是时代的一粒金沙,落下去就是一座金山。

    这种些微的提升粮价,对于真正脱产的高门大户而言,一年多花几万到十几万钱,也就那样了,但对于占据整个汉室人口99%以上的普通百姓而言,基本相当于收入翻倍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收入翻倍后,在国家的调控下,整体物价几乎没有变化,只是进一步增加的各种副食品,肉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消费习惯约束了百姓的消费能力,但整体生活水平是自然而然向好的。

    顺带一提,这也是陈曦评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产出之后,所选出来的几种有效释放发展红利,还不造成社会性冲击的方式之一,毕竟官方一直都是在以150文收粮,只是现在收的多了一些罢了,一个已经执行了十几年的政策,对于百姓而言早就习以为常了。

    “那你发米的时候,记得也多发点钱,算是给官僚涨薪。”贾诩低头计算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他们家一家七口,加上管家、仆人等等,一年到头国家发的粮食是完完全全够吃的,再怎么说,贾诩也是中两千石,实发粮饷2160石,怎么都够吃了。

    贾诩其实并不缺钱,也不在乎这个,但他不在乎,有人在乎,而且从元凤六年各地官僚就因为粮价一路走低喊着俸禄改制,改到现在,陈曦还是看心情发放,没有一个明确正经,加盖了玉玺和三公九卿印信的俸禄发放说明,各级官僚的俸禄还真就是陈曦看着发。

    有一说一,陈曦签发的俸禄各级官僚是满意的,毕竟对比职级大家都知道只有赚的,没有亏的,但都发了五年了,一个正经的改制公文没发下来,官僚心下也嘀咕着呢?

    所以贾诩听到陈曦要拉粮价,心下一合计,也就顺水推舟,将这个也弄上来让大家评一评,也算是打一棒,给个甜枣,毕竟买粮吃饭的大多数人都在贾诩这个领俸禄的圈子里面,而没在这个圈子里面的,卧槽,都没在这个圈子里面,有你上桌说话的资格?

    陈曦斜视了一眼贾诩,他就知道自己提这个,就肯定会有人顺手递台阶让自己顺着俸禄改制的路走,这样一起解决的同时,还能赢两次。

    “俸禄这个也是要上大朝会讨论的。”陈曦眉毛微微上挑,带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看着在场众人,“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不把人拉起来讨论,就直接敲定了,发个带印信的公文下去,还不知道会被怎么说呢,毕竟元凤六年年初的大朝会,可没把这个搬上来进行细致的审议。”

    听起来好像有些怪怪的,但陈曦按照章程这么走的话,其他人也是认同的,毕竟这是涉及汉室所有官僚俸禄的决议,必须要在台面上逐条进行审议,否则真要是像陈曦说的那样,发一个带印信的公文下去就开始执行,这就有些过于草台班子了。

    “这种东西上大朝会审议?”张飞直接道出了所有人的疑惑,“会有官僚觉得自己的俸禄太高吗?就算有正直的官僚,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进行削减,也会被掀翻吧,哪个是为了集体,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说不清!”

    “因为已经试运行了五年。”诸葛亮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各级官僚对于俸禄方面的提议在这五年间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了,到现在应该已经审议结束了,仔细想想的话,这两年其实已经很少有之前那样普遍性的来信言及俸禄问题的地方官僚了。”

    陈曦闻言笑了笑,“还是孔明最努力干活啊。”

    “不,你该不会真的在前三年将那些来信言及俸禄问题的公文全部处理了吧。”诸葛亮眉头皱成一团,带着几分凝重询问道,那些公文光是阅读一遍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