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白河法皇的哀叹

    第六百五十六章 白河法皇的哀叹 (第1/3页)

    元祐元年十月乙未(十一),崇政殿。

    赵煦看着被送到他面前的辽国国书。

    然后又看向殿上的那两位辽使。

    正使依然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辽奉国军节度使耶律琚。

    这位都在汴京城安家了!还能不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

    其外室李师师,这两个月来更公然以刘夫人的身份,受邀参加了好几场汴京达官贵人家里的命妇们主持的诗会。

    至于这一次的副使?

    赵煦的眼睛,打量了一下这个人。

    个子不高,目测约莫五尺余(160CM左右),留着浅浅的髯须,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

    “耶律俨?”

    赵煦目光灼灼,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留学时,跟着老师研究辽代文化,看过的辽代典籍。

    其中就有辽晚期的《皇朝实录》,作者似乎就是眼前这位。

    在《皇朝实录》这部辽人自己的国史中,契丹人完全抛弃了其部族原始的青牛白马说。

    而是自称‘轩辕皇帝之后’,以刘氏血脉自居。

    但辽国的整体中国认同和正统认知,远早于晚期。

    赵煦就记得,出土于内蒙赤峰地区,馆藏于辽上京博物馆内的《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铭》【这方墓志铭是萧夫人与其丈夫的耶律污斡的合志】。

    在这上面,耶律污斡就明确提到了自己的祖先:公之先乃虞舜!

    这是出土文物里,最先开始以轩辕氏自居的耶律氏皇族。

    这也符合辽国的发展历史。

    自承天太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族认知后。

    契丹人就与大宋开始争夺中国正统。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也越发认同于此。

    到得如今的这个辽国皇帝登基后,辽国国内的北院贵族已普遍以炎黄子孙,中国贵胄自居了。

    譬如说,耶律洪基即位早期,就有個叫刘辉的官员上书说:西边诸番为患,士卒远戍,中国之民疲于飞挽,非长久之策。

    可见辽国最迟在这一时期,就已经自认中国,视党项、阻卜等为夷狄蛮族。

    耶律洪基后来遣使册封高丽世子,其诏书中更是光明正大的宣称: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

    好家伙,直接无视大宋,宣称自己才是中国正统。

    赵煦的好皇弟耶律延禧更夸张,即使被金兵俘虏,降表也依然以正统自居:奄有大辽,权持正统,拓土周数万里,享国逾二百年,从古以来,未之或有!

    契丹人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他们的祖先是鲜卑,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就是正统。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宋大抵相当于一个大号的刘宋、萧齐、南陈这样的割据政权,只是窃据中原而已,大辽天兵迟早是要南下一统寰宇,恢复九州的。

    所以,也就难怪中亚和欧陆诸国,对中国的认知,在宋元时代发生混乱了,很多国家将契丹当成中国。

    以至于在现代,中国在很多国家语言里就是直接读成契丹。

    就如在日本、高丽以及东南亚地区,中国人一直被称作唐人一样。

    所以啊,这个耶律俨是典型的辽国正统派士大夫。

    放现代评价,妥妥的民族融合先进个人。

    但放在如今……

    赵煦砸吧了一下嘴巴。

    这丫的是辽国的忠臣!

    彼之忠臣,就是朕之仇寇!

    赵煦最希望的,就是辽国朝野,全是和士开这样的人间之屑。

    实在不行,塞上一堆诸如耶律琚这样的人也好啊。

    奈何,现实是不可能。

    现在的辽国,还是很团结的。

    承天太后打下的基业辽景宗、辽圣宗的遗泽还没有消失。

    老皇帝耶律洪基虽然有很多缺点。

    但他有一个优点——能容人,也能用人。

    就这一点,足以让辽国内部不至于生乱。

    在心里面遗憾两声,赵煦放下手里的国书,问道:“皇叔祖及皇弟近来可还好?”

    他是皇帝。

    国书看一看就好了。

    至于国书里的具体事务?

    自然有大臣们处理!

    耶律琚、耶律俨恭身一拜,然后由耶律俨答道:“承蒙陛下关怀,我主皇帝陛下春秋鼎盛,御体康健,外臣陛辞之前,曾率众游猎于燕山,射杀猛虎。”

    “皇太孙梁王殿下聪慧刚毅,侍奉皇帝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