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卫景瑗的担忧

    第三百三十章 卫景瑗的担忧 (第3/3页)

口走一趟,抓几个商人盘问,然后适当的惩一些银子便可,来一个举重若轻,这样皇上那里也有交代,田大人自己也可以明哲保身。”

    田承嗣说道:“卫大人,只是倘若下官真的这样做了。那可是上对不起皇上,下对不起大明百姓了啊!”

    卫景瑗说道:“田大人,姜总兵以前就借马市纠纷引发过大同镇与蒙古的战事,前日又去了塞外蒙古,大人不觉得时间有些太巧合了吗?”

    明朝马市,是明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互市的一种固定场所,以交换或收买马匹为主,贸易项目有牛马,其中重要者有设于辽东的辽东马市,设于宣府﹑大同的宣大马市,明朝马市是直接关系到明廷与边地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明廷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于明廷来说,马市不是边贸问题,而是对边地民族所采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安抚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直接关系到明朝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对少数民族政策等诸问题。

    以骑射为主要武备的中世纪冷兵器时代,马的数量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明朝建立后,国内存马仅仅两万余匹,为经常得到品种优良的战马,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饬令在广宁、开原二地设立马市,以方便少数民族卖马易货,从此马市规模不断扩大。到了万历朝时期,不但广宁、抚顺、宽甸、清河、辽阳等地都开设了马市,而且开原一地就设“三关三市”,汉族兵民可以农具﹑服饰﹑粮谷﹑铁锅等交换少数民族的马﹑牛﹑羊﹑毛皮﹑人参等。市官征收“马市抽分”﹐作为抚赏之费。官市除按马等付马价外﹐还按来市少数民族首领职位的高低﹐另给不同的抚赏﹐以示“羁縻”。

    两百年前为了笼络日益强盛﹑不断扰掠的瓦剌﹐明朝于正统三年四月设大同马市﹐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借口明政府削减马价﹐大举南犯。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兵败土木堡被俘,大同马市因此中断;嘉靖三十年﹐鞑靼强盛﹐俺答汗扰掠边境﹐明政府为与俺答议和﹐仿辽东例﹐四月在大同镇羌堡﹑五月在宣府新开口堡开马市﹐专待鞑靼﹐但作用不大﹐因于次年三月关闭。隆庆四年十月﹐俺答之孙把汉那吉降明。次年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宣大总督王崇古因请再开宣大马市。当年五月至八月先后在大同得胜堡﹑宣府张家口堡﹑大同新平堡﹑山西水泉营堡分别开马市﹐以银购马﹐另有抚赏甚厚﹐宣府﹑大同一带这才得以稍宁。

    不过自从崇祯九年蒙古最后一个大汗林丹汗被虏酋皇太极消灭之后,蒙古各部就此只向皇太极输诚纳贡,蒙古各部基本上都不再跟明朝马市交易,但是小规模的私下交易倒也并没有完全断绝,到了崇祯十一年以科尔沁为首的蒙古部落,随建虏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在大明北直隶、山东大捞了一把后,蒙古各部终于发现这个时候的大明早已不复当年,已经完全就是一只又肥又软弱的绵羊了,这打劫明朝边境可比偷偷摸摸走私贸易来得划算,从此大明九边与蒙古接壤的宣府镇、大同镇、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明军和蒙古骑兵大战虽然没有但小战却不断,大明边墙从此再也没有安宁,而且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蒙古诸部之所以没有跟明朝发生大战,那还是出自于关外的大清天聪皇帝皇太极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