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六章 招魂

    第三五六六章 招魂 (第3/3页)

    脚盆神社的广告牌上,号召正式参拜者顺路“拜观游就馆”的用意十分明显。

    “游就”二字取自中国典籍,本意是君子交必交有德之士。

    这里的宣传册却写成要参观者“接触、学习为国家献出尊贵生命的英灵的遗德”。

    这样侵略战争成了“圣战”,战争亡灵被寓意成有德的“君子”,而纪录片的解说词竟然宣称“参加大东亚战争的人中,没有一个是为侵略而战。”

    类似对侵略战争的美化在脚盆神社比比皆是。

    在“第二大鸟居”两旁一对高大的石塔上,14面浮雕描绘了日本军从1894年到1933年的战史,其中9面与侵华战争有关,诸如1900年“攻占津城”等。

    这些公然宣扬侵略战争的浮雕,在战后初期是被禁止展示的。

    之所以至今保留,是被做了手脚。

    日本有文章披露,因石塔赞扬日本军国主义,盟军指令将其毁掉。

    负责执行的负责人以石塔“太大”为由,提出以在浮雕上涂水泥覆盖。

    但覆盖中做了手脚。

    为了保护浮雕,他们在涂水泥前先覆以薄板,以便日后容易揭掉。

    浮雕便在不知不觉中露出本来面目,内容继续发酵,军国主义幽灵继续徘徊。

    由于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再加上中日没有相关协议,中国想要追回战争期间流失至日本的文物,哪怕是其中一小部分,都面临巨大困难。

    尽管如此,中国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

    在这方面,韩朝讨回“北关大捷碑”的经验值得借鉴。

    “北关大捷碑”是为纪念16世纪末朝鲜义勇军击退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侵略军建造的。

    在日俄战争期间,侵占朝鲜半岛的日军将“北关大捷碑”运回日本,1906年4月交由脚盆神社保管。

    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的国际韩国研究院院长崔书勉在日本发现这块石碑,经过仔细研究后,他在杂志上撰文披露了这一不为人知的事实。

    很多韩国人遂发起签名运动,要求日本归还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