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九章 参观笔厂
第三四八九章 参观笔厂 (第2/3页)
笔的‘锋颖’是1公分,那它所有毛的峰颖都要是1公分,一层一层地贴上去,总共有3层。”
根据山羊毛的不同特质,羊毛又被笔工细分为19个品种,他们必须熟悉每个品种的特点,唯有如此才能在处理时做到得心应手。
经过严格择笔工序的毛笔,“锋颖”完美无缺,笔尖才能既富有弹性又不会开叉。
让张天元颇为意外的是,虽然刘昌明能精准地分辨出各种类型的毛笔分别适应的字体,但他并不会写毛笔字。
而他制笔的信心,来源于湖笔通过千百年累积形成的精细而熟练的工序分工,每一种湖笔的从原料、造型到做法,都经过老师傅们世世代代的试验,早就已经固定下来,一支毛笔只要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来做肯定好写。
刘昌明的这番话,让张天元对“匠人”这个概念又有了全新的理解。
文房四宝中,向来有“笔墨纸砚”之序。
之所以把笔放在首位,皆因制笔太难。
黄庭坚曰:“唯笔工最难……研得一,可以了一生。墨得一,可以了一岁,纸则麻楮藤竹,随其地产所宜,皆有良工。”
但是制毛笔太难了,因为,对每个笔工来说,都有要严格遵守的“三义四德”。
所谓“三义”,是遵守制作工匠技艺要秉承“精、纯、美”的准则;所谓“四德”,是指生产出的成品湖笔要“尖、齐、圆、健”四德齐备。
“善琏毛笔一直到现在都是由纯手工制作,湖笔虽小,但制笔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每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都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而每个大工序,又可被分解为少则二三道,多至二三十道小工序。”
张天元惊叹于湖笔的精美。
问其所以然,刘昌明机关枪一般说出了一堆专业术语。
这让刚刚理清头绪的张天元思维又如坠入迷雾。
看到张天元的迷惑,刘昌明把他领进一栋三层的大楼观摩湖笔制造工序。
走上二楼,阳台上的一幕立时把张天元给唬住了:几十个竹栏棚一字排开,每个栏棚里都晒满了如同水饺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