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五章 各路大盗

    第三四零五章 各路大盗 (第1/3页)

    案发时,盗贼将这所博物馆的安保系统关闭,切断大门上的挂锁并破坏了一扇窗户后,头戴面具,只身潜入馆内,不过这一过程被监控摄像机拍下。

    当夜有3名保安值班,但他们“什么也没看见”……

    2004年,大英博物馆多件中国文物被盗,现场没有任何玻璃破碎的痕迹,盗窃者也没有触发任何警报系统。

    发现失窃后,大英博物馆一时竟无法知道到底丢失了多少件展品。

    事后分析原因发现,大英博物馆面积庞大、展品众多,但是安保人员的数量有限,每个展室内也只安排了一两名工作人员,于是盗贼便有机可乘。

    除了盗贼“技术高超”外,这样的“盗宝案”往往有博物馆内部员工的里应外合,或者根本就是“内鬼”所为。

    2010年,埃及马哈茂德·哈利勒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价值5500万美元的凡·高油画《罂粟花》失窃。

    埃及内政部的消息称,种种迹象表明,一名博物馆员工参与了此次盗窃活动,或者这名员工就是盗窃者。

    此外,埃及政府调查后发现,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馆存在多处安全漏洞,馆内47个监控摄像头仅有7个能够正常工作,而警报系统则完全失灵。

    而在2006年8月,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共有221件馆藏珍品被盗,总价值约为1亿美元。

    警方调查后宣布,46岁的女保管员拉莉莎·扎瓦斯卡娅是该案件的主谋。

    据其被捕的丈夫和儿子交代,扎瓦斯卡娅从1992年起就开始将藏品从单位“捎带”回家,父子俩将藏品转卖出去。

    藏品一般可卖几百至数千美元,以此补贴一家人窘迫的生活。不过蹊跷的是,扎瓦斯卡娅在案发前几个月就已在办公室突然死亡。

    最后,还有一些人打着科研的名义与博物馆接触,实际上是盗窃文物。

    2014年11月,埃及一家地方法院缺席审判了3名自称为研究人员的德国人,他们被判处5年监禁。

    据报道,该案发生在2013年,这3名德国人伙同6名埃及人从胡夫金字塔内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