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枫营
第七章 枫营 (第2/3页)
王士弼翻了个白眼,道:“从今后我六亲不认,鲁老弟莫要攀扯交情了!”
众人大笑,徐佑对鲁伯之道:“你的担子并不必士弼轻……鉴于目前垦田种地已严重影响到了正常训练,我准备在枫湖另立新营,将除过三千精卒之外的所有流民安扎其中,主要负责屯田开垦之役,并为翠羽营准备膳食、浆洗衣物、缝制兵甲,擦拭器械等等,将这些兵卒从繁忙的农活和琐碎的内务里解脱出来,集中全部的精力和心神去习练战场技战之术。”
当初朝廷封赏有三湖二山,二山分别是明玉山和玄霜山,三湖分别是翠羽湖、枫湖和青棠湖。翠羽湖因湖水成羽毛状,翠绿如春草,故而命名。枫湖的两边种满了枫树,传说是黄帝杀蚩尤,兵刃染了血,于此湖中清洗,那些血水化成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繁衍至今。青棠湖则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青棠还有个名称叫合欢树,树冠开阔,枝叶婆娑,向来被视为吉祥之状。原本这座湖的周边从来没有合欢树,直到钱塘本地一对少年男女为情所困,相约投湖而死,之后不知怎的,独独在湖水东岸长了一株,所以叫青棠湖。
三湖之中,翠羽湖面积最大,其次是青棠湖,枫湖最小。只因枫湖挨着玄霜山,地形平整,具备建营的条件,又依据山势,易守难攻,所以徐佑将新营点在此地。
“不过,枫营并不是豢养劳役的地方,无分男女老幼,皆为羡卒,可以领取翠羽营五分之一的粮饷。同时还要制定教阅之法,挑选里面的壮勇之辈定时进行操练,操练的强度可以参照翠羽营略减一等,只要操练出类拔萃者,就能补入翠羽营为正兵,领取比在枫营高出五倍的粮饷和其他更多的酬劳。”
这就是徐佑设想的预备役制度,当然这不是什么稀奇的创造发明,《周礼》记载“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说的就是古代的预备役制度的雏形。
所谓羡卒,就是后备军。
以微薄的几乎不可计的薪酬,承担了所有杂务,干活之余还要进行严苛的军事训练,然后为主力军输血。看似凄苦,实则让很多不愿意加入军队的流民趋之若鹜,因为这样至少有房住,有饭吃,有钱赚,不必流离失所,更不必冒着立刻丧命的风险上战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缓冲,让他们去了恐惧之心,再经过系统的训练和洗脑,总会有人想要混的更好,于是奋力想往正规军里去。而那些正规军里受伤致残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战斗力的人也可以回到后备军里凭借经验成为教习,也可以做些杂务发挥余热。
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社会学的角度,只有可以完美的实现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阶级流通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否则的话,将某些人困死在某些特定的身份里,比如各种军户乐户匠户等等,要不了多少年,没有流动性的上层建筑开始腐化,下层建筑开始不满,于是社会逐渐的动荡不安,合久必分,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