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元兴七年 文举入仕(3)
第12章 元兴七年 文举入仕(3) (第1/3页)
待考官把第二道题说出来后,月溪山就坐在位置上结合以前的所见所闻静思。
一刻钟过了,已有考生答完,随即动手挥毫。
“论治国,意在固本强基。论安邦,益于得民心,安民意。常言道,天下若太平,百姓皆安居。当今太平盛世,借鉴古史精华“周唐外重内轻”或“秦魏外轻内重”之国策,已不太适宜,理应与时具进,顺国情而定,应当内外并重,两面兼顾。治国之本,当以德服人,以文治国,以商富国,以武强国。提倡施德会农兴水利,扶商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内需的同时,巩固国基。对外与友邦搭建沟通桥梁,引商入资,互利互惠,实现双赢之势。为防御外敌,强兵贵神速,须简兵精锐,严以律己,整装待发,从而保证国强民富。总之,德之先,人才为本,重视文,武,商。”写完随手把笔搁下,轻吁一口气,终于写完了。坐好静静等待着下题。
观题,凝思片刻,蘸墨,宇文初蘅落笔书之。“周唐二朝,诸藩势强,而中央之力弱小,秦魏则反之,各有得失,
外重内轻,周武王姬发纵连各路诸侯伐纣,因此兴国,盛八百载,然,唐以礼信义治国治天下,行府兵之制,沿边置节度府,四夷来朝,皆为华夏子民,终,失于藩镇,由盛转衰,外轻内重,秦皇扫六合,皆并于秦,一统中原,然,至秦二世,治民苛政厉法更甚,陈胜吴广起义,秦因外重内轻而灭。
贾生有言,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依吾之拙见,世间变化莫测,天意难见,无谓内轻而兴内重而兴,各有所道,各有得失,应潜移默化,随机应变,规化大势所趋,及制以其相对之良策,便不至变时失措,且,大曦现今,国泰民安,乃国家社稷之福,但依需刻刻警铭,未雨绸缪,外重内轻,各臣子王侯拉帮结派,各自为战,无法齐心合力为皇上分忧,为百姓造福,难免重蹈周代灭亡之覆辙,而内重外轻,无动态之衡,便为一潭死水,便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