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容家二小姐(2)
第009章 容家二小姐(2) (第2/3页)
算出十天时间才能到保定?要是搁二十一世纪乘坐高铁,上海到保定也就半天时间;可那是二十世纪30年代,国家的交通运输还是相当落后的。
更加上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天津相继失守;从上海到保定要经过转车、倒车、火车、汽车、轮船几道程序;沿途要是再遇上群众毁路拆轨,恐怕时间会更长,弄不好还得坐牛车抑或步行呢!
现在,容诗棉遇上第一道关口——坐火车上渡轮;就是交通落后的真实写照。
因为那时候的首都在南京,南京简称宁,从上海到南京的铁路叫“沪宁铁路”,但火车从上海到达南京后要过长江,由于长江上没有铁路大桥就得靠渡轮摆渡。
容诗棉乘坐的火车开到渡轮上后被摆渡到长江北岸的浦口,浦口是津浦线最南端的第一站;也是南京的一个区,但被长江隔在北岸。
火车驶出渡轮后到了浦口车站,上了几十个旅客,便像老牛车一样向北而去。
车厢里空落落的,容诗棉乘坐的8号车厢稀稀拉拉只有十几个旅客。
来了一个身着铁路制服的乘警,不是来查票,而是坐在容诗棉不远的地方和旅客拉闲话。
乘警30多岁很是健谈,谈话时面带笑容,十几个旅客便就感到亲切。
容诗棉也感到这个乘警很平民,便就挪动了几个座位距离乘警近了一些,想听他说些什么话。
乘警把眼睛在车厢中扫视一番嘿嘿笑道:“只有13个人,全列车开通了十节车厢最多也就一百来号人;钥匙算经济账,那铁路局准是亏大啦!”
乘警说着又把眼睛四处看看说:“也难怪,谁让狗日的日本人打过呢!”
乘警这么骂了一句,便就站起身子说:“老少爷儿们,鄙人叫于得水是天津人,此前一直在津浦线上跑车;可这趟车开到济南就不走了,老少爷儿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
于得水乘警这么说着,便就振振有词道:“大家能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坐我们的火车,于得水在这里感谢诸位;可是实在对不起,列车不能把老少爷儿送到目的地!”
于得水说着清清嗓音道:“人荒马乱的日子里能开动火车,铁路局做出最大牺牲!比如说随时随地都要躲避鬼子的飞机轰炸;当然北平和天津沦陷大家已经知道,这是走到济南不能再向前的主要原因!”
于得水乘警还在絮絮叨叨说着,容诗棉心中便就犯了嘀咕:火车只开到济南,哪怎么办?如何去保定!
容诗棉原来打算乘火车到天津,再坐汽车到保定;到了保定先住在三皇庙街128号大院,等候关锦璘来接。
三皇庙街128号大院那套房子是关锦璘和容诗棉二人试验成功高产棉花后,保定市政府奖励他们的。
当时关锦璘便对保定市长讲,说他和容诗棉还没结婚,房子用不上;要市长把房子收回去。
保定市长见关锦璘这么来讲,便就尴尬地笑了,道:“关主任,卑职知道您是中央政府的长官,和未婚妻容女士来保定后日夜辛劳试验成功高产丰产棉花;改变了保定的经济落后面貌;民众不知如何感激你们夫妇才好!”
市长说着,提高嗓音振振有词道:“三皇庙街1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