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二战结束之日

    第九十章、二战结束之日 (第1/3页)

    第九十章、二战结束之日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清晨,东京湾,美军扶植的“日本国临时政府”驻地,横滨港

    清晨时分,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已经开始带着寒意的雾霭之中,穿着黑色礼服的“日本国临时政府”外相兼代理首相币原喜重郎,穿着茶色呢子军装的陆相牟田口廉也,穿着白色军礼服的海相南云忠一等一行寥寥数人,就神色严峻地出门坐上一辆美军卡车。然后,在一片沉默的气氛之中,卡车沿着满是弹坑的空荡街道慢慢行驶,开向不远处的码头。在码头上,这个实际上根本代表不了日本的“日本政府代表团”,一言不发地登上了一艘美军鱼雷艇,准备横渡东京湾,前往横须贺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举办场地。

    在薄雾的掩护之下,这段短暂的航程总算是一路顺畅,没有遭到关西“红色日本”轰炸机群的骚扰。但鱼雷艇上的诸位日本代表依然脸色青黑,沉闷无语……毕竟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在投降时保持好心情的。就算是真有那么几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看着周围的人都是那么一副严重欠债的表情,也只能随大流闭紧嘴巴。

    小小的鱼雷艇驶过空旷的海湾,四周的水面上几乎看不见船影,让人不由得感到阵阵凄冷作为日本帝都之所在,战前的东京湾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最繁忙的海域之一。终日里商船渔船往来不断。但是,在被美军占领了将近一年之后,此时的东京湾已是一片死寂,只有美军的战舰和运输船队偶尔会打破海面的寂静。

    一路无话,随着海面的雾气被渐渐升起的太阳驱散,鱼雷艇也抵达了对岸千叶半岛的横须贺。以币原喜重郎为首的日本代表团默不作声地跳下船舷,然后登上了美军安排的吉普车,直趋会场而去。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因为要签署投降协议才感到难堪,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代表不了日本,这份协议纯属废纸而感到尴尬。想想日后历史书上对此事可能的评价,他们就有种沦为小丑和戏子的羞耻感。

    美军方面仓促安排的这次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最初曾经因为会场的选择而爆发过争执。陆军认为日本的投降式要在陆地上举行,海军则坚持要在军舰上才行。然而,由于在日军的“飞机海”攻势之下,东京湾沿岸的制空权已经无法确保,眼下的美国海军根本不敢把战列舰和航母这样的大船开进东京湾。再加上哈尔西提督实在是太不争气,把半个太平洋舰队都葬送在了台风里,所以最终还是陆军方面赢得了胜利。

    此时,在投降仪式的会场,横须贺镇守府的一间大礼堂内,已经被美军官兵竭尽所能地打扮一新。

    天花板上临时加装了璀璨的水晶吊灯,上面缠绕着彩色的缎带和野葡萄藤。一排排最新砍伐的新鲜松枝沿墙而立,既遮掩住了礼堂墙壁上的污渍和弹孔,又让人感觉色彩鲜明,清香扑鼻。一面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在墙壁上方高高悬挂,巧妙地掩饰住了被空袭炸碎的玻璃窗。盟军代表们一个个神气活现,军刀闪闪发亮,马刺叮当作响,胸前挂满了耀眼的军功章。墙角的军乐队也穿上了全套礼服,把乐器擦得锃亮,在仪式之前的时间里演奏着欢快的流行音乐,尽可能地制造出一种轻松愉悦、自信豪迈的氛围。

    尽管这样的做派实在是显得很虚假……就好像他们真的已经征服了日本一样。

    伴随着日本代表团的到达,礼堂内的音乐声停了下来。在美英盟军将校们轻蔑的注视下,币原喜重郎、牟田口廉也和南云忠一等人低着脑袋,迈着沉重的步伐,一脸卑微地走了进来。在向诸位盟军长官们行过礼之后,日本政府代表团恭顺地站在指定位置上,双手垂放,脸上毫无表情。

    又过了片刻,乐队开始奏起美国国歌。随军牧师祈祷以后,前来主持仪式的国务卿赫尔站在一排麦克风前,老练地发表了一篇简短而有说服力的演说,回顾了过去几年的流血和杀戮,谴责了苏联布尔什维克对自由世界构成的最新威胁,最后,在掌声中,他总结说:“……在此,我最热诚的希望,在这次庄严的仪式以后,正义和胜利的标准就能够得以确立,而我们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和平,更能维护人类尊严的新时代……”

    等到国务卿先生发言完毕,墙上的扩音器里传出投降仪式司仪的声音:“日本全权代表签字开始。”

    于是,币原喜重郎首先代表日本政府签字。接着,牟田口廉也和南云忠一也分别代表日本陆海军签字,表示同意将整个日本的一切权力转交给代表全世界正义人民的美国政府。等到这些失败者签字完毕,下去休息之后,赫尔国务卿代表美国政府,巴顿将军代表驻日美军也签了字。接下来还有英国代表、加拿大代表、新西兰代表、澳大利亚流亡政府代表,巴西代表,自由法国代表等等,都逐一在日本投降书上签了字。

    看上去貌似煞有介事,但其实根本就是美国佬在玩家家酒……就在签署这份日本投降书的同时,那个苏联扶持的“红色日本”已经从西边突破了富士川防线,在北线则收复了东北重镇仙台。五十万驻日美军被打得支离破碎,连东京地区都快要守不住了,五角大楼甚至已经开始正式探讨起了退出日本的必要性。

    所谓“一本正经地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