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到来与离去(中)

    第五十八章、到来与离去(中) (第2/3页)

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在被很多摊贩使用的机器,乃是手摇驱动的,体型不大,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就是一个带搅拌棍的转桶,外交两对会自动旋转的擀面杖,其中一对是对在一起的平杖,另一对看需要用平杖还是带凹槽那种擀面杖。在使用这种机器的时候,压面条的师傅甚至连面都不用和,只要直接把面和水倒进转桶里,让压面条机用两对平杖压,出来的就是破破烂烂东一缕西一块几乎连不起来的破面布。等压出几百斤那种破破烂烂的面布后,就把转桶拿下来,换个簸箕上去,缩小一下平杖的间距,把破面布重新塞进去让机器压,于了加水湿了加面……这次出来的就已经是连在一起略有破损的厚面布了。等把破面布都压成厚面布后,再缩小一下平杖的间距,换上一对凹杖,就能用厚面布压出很像样的面条来了。

    虽然这玩意儿制造出来的面条,论口感似乎不如纯手工的兰州拉面,但效率却高得多,一台机器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压出一两吨面条。如果不想压面条,第三次压制的时候仍用平杖,就能压出均匀的薄面布,用于做烙饼、春卷……之前的临高穿越者由于阅历有限,没想到这种面食神器。当穿越过来的解放军和五花八门的科研调查人员,偶然把这东西跟爆米花机一起带过来试水的时候,顿时大受好评,被临高全境各家酒楼食堂和来访船队的厨师们争相抢购,甚至还有广东商人想要批发这玩意儿到广州去兜售……

    ——即使只是一些看起来很简陋的手动机器,其实也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

    总而言之,“中央来人”给本地社会带来了无数的改变,几乎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中央来人”陆续离开临高,迁往三亚的新基地,临高的市面上还是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节奏,而留发髻的明朝土著和剃了短发的“归化民”,也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淡定。

    即使是在前几天,海参崴远东公司的两艘鳄鱼级登陆舰,终于越过日本海、黄海和东海,千里迢迢地来访此地,也没有在市面上激起太大的波澜。除了船上运来的数百吨东北特产,在市场上吸引了不少眼球之外,近来早已受够了视觉刺激的临高居民,都没把这两艘登陆舰当一回事——比起“澳洲御林军”那遮天蔽日的飞艇群,你们这几条大铁船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铁船这东西,临高原来又不是没有……

    然而,对于某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却永远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中的太阳越升越高。当闹钟的时针转到七点,楼道里开始飘散出各种食物的香味的时候,公寓楼里最新安装的内部广播系统,也开始发出了沙沙的响声。

    早间广播的开场,照例是一曲雄壮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随即便是今天的早间新闻,除了寥寥几则本地时事之外,主要内容是一份用于振奋人心和宣传业绩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本公司(在中央插手改组之后,各个穿越集团在理论上都变成了殖民公司,当然,对外依旧可以自称某某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提前超额完成,这既离不开各位同志的勤劳与汗水,也离不开中央的扶持和资助……

    在农业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公司推行的科学培育、科学种植的新农业已在临高、昌化、雷州、琼州取得相当成效,辖区内已有l156户农户参与注册为会员,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新型种子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台湾高雄的土豆试验田也喜获丰收,尽管辖区内的粮食自给自足尚不能做到,但随着中央最新援助的全自动合成氨化肥生产线落成投产,海南岛的粮食产量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此外,岛内的棉花、蓖麻等经济作物产业园区,也初具规模;在杭州采购的茶园已经有了第一批新茶出产;临高本地的第一套食用菌和沼气可再生循环体系初步建立;试种的咖啡、可可、烟草等热带作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