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见,纽约

    第23章 再见,纽约 (第3/3页)

所以会选择那里作为非洲之行的第一站唯一的原因呢是因为这架‘湾流’飞机油箱的容量有限,横飞过北大西洋后它的油箱基本就已经见底了,所以机组就不得不在那里停下来补充燃料和食物。

    叮···

    “斯塔克先生,我们即将飞出风暴区,机身的抖动将在几分钟后停止。”

    “好的,非常感谢”,听到机长的话之后坐在咱对面的土豪对着咱投来了一道鄙视的目光,而哥们儿就用一记中指来作为对他的回应。奶奶地,老子就是没坐过飞机的乡巴佬,怎么样,不行吗?,o

    收回手指之后我就将目光集中到了咱手中的平板上面,那里有科塔娜给出的基地实时建造情况,我发现在第七台小型盾构机投入生产之后工程的总体进度就又提升了不少。现在一个能够容纳三分之一艘潜水母舰的空间就已经出现在了那座小岛水面下大约三十多米的地方了。当然啦,哥们儿这里所说的从纳米工厂中生产部件并在秋风之墩四个干燥管中由工程机器人负责组装的18米左右只拥有最基本挖掘功能的小型机就肯定不能与****挖地铁时所动用的那种几百米长、从挖掘开始到土石排出为止一条龙全包的庞然大物相提并论,事实上由科塔娜所设计的所谓盾构机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可以在水下开展作业的大型挖掘机而已,而它们所挖出的泥沙和碎石就需要紧随其后的工程机器人负责清运。

    这也是科塔娜现在异常繁忙的原因,除了需要操控七个像蚯蚓一样的盾构机按照它精心设计的路线进行挖掘外,我们的人工智能小姐就还要分出100多条进程去控制跟随在盾构机后面提供支援的工程机器人大队。按照科塔娜的设想,当整个水下洞窟完成后它就应该拥有一个拱形的穹顶来将上方土石层的压力分散到周围,因此在挖掘的时候盾构机们就必须精确的按照路线进行移动,否则一旦穹顶出现纰漏的话它上方几百吨的岩石很有可能就会将整个洞窟压块。

    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盾构机的出现,科塔娜就还需要分出大量的进程来操纵与之相配合的工程机器人,可以说越到后面它的压力就越大。实际上从最开始的时候起科塔娜就没有停止过那种半人高的工程机器人的生产,现在整艘秋风之盾号上差不多有500多个这种机器人分散在各处进行各种工作。按照一个盾构机配置15台工程机器人的比例,科塔娜差不多就还要生产30台以上的盾构机——其实哥们儿就也劝过它,盾构机的数量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搞得这么夸张。但是那个人工智能就表示说按照资源最优配置理论,那些空闲的工程机器人简直就是极大的浪费,这它完全就无法容忍,因此呢船上的纳米工厂几乎就是一刻不停的在生产着盾构机的部件。

    那么看到这里看官们可能就要奇怪了,小小的秋风之盾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材料来支持盾构机的生产呢?哈哈哈,实际上这一次科塔娜根本就没有调用船上所储备的任何资源,所有的材料就全都是从岛上捡来地。你们没有看错,就是捡来地。

    当然想要‘捡’来钢材、橡胶、电路板以及其他材料,我和科塔娜就也不是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地,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复仇者联盟’世界里面所赚来的美元现在就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是的,那些在夜间被工程机器人们捡来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我们买回来地——科塔娜在网上注册了一家公司,随后它就从几十家不同的公司分别订购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并以高出市场价一成的价格让不同的货运公司们负责将我们所买的东西运送到了那座小岛上。为什么要分开不同的公司这么麻烦呢,这当然就是因为这么做不容易引起某些组织,比如神盾局或者ptu之类,的注意啦。而负责送货的工人们就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毕竟一般就不会有老板让人把东西拉到那种鸟不拉屎的海岛上,但是在大量美元的作用下那种怀疑最后就演变成了茶余饭后或者是酒吧里面吹逼的谈资了,说到底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至于那些盾构机在完成了挖掘工作后要怎么处理呢,小本经济的哥们儿我就肯定不会像财大气粗的****那样在地铁隧道边挖个坑把机器给埋了,实际上科塔娜在设计盾构机部件的时候就已经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了。盾构机上几乎的部件在拆下来经过简单个改造之后就能够重新组合成其他后续工程所需要的机械,而在所有工程全都完成了之后,它们就还能够在纳米工厂里面被还原成原材料来进行基地内部装修,所以这里面不会存在任何的浪费。

    发现整个工程的进度比咱所预料的还要快上不少后我就关闭了平板电脑的显示屏,还有7、8个小时才会到达摩洛哥,所以现在哥们儿就决定去机身前方的吧台逛一圈,看看那里有没有什么平时喝不到的好东西。难得能够跟着土豪混一次,身为一个吊丝当然就要去开开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