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百六十八章 碉堡之国

    第三千七百六十八章 碉堡之国 (第1/3页)

    阿尔巴尼亚沿途所见的公路设施都是经久失修的样子,但首都地拉那的建筑物则保持得较好,不至于太过影响市容。在政府行政大楼林立的中心区,乞丐横行,指使小童向游客讨钱,造成搅扰。如果游客不理会他们,这些小无赖便会缠住他们不放。

    除了这些小鬼之外,还有抱着婴孩的妇女会伸手向路人乞讨。这种现象林锐在非洲早已见怪不怪了,但没想到竟然会在历史悠久和文化深厚的欧洲出现。

    作为一个面积仅为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0万的国家,却密密麻麻分布着几十万座碉堡,也算是这个国家的奇景。

    整个国家到处都可见碉堡,不管是农村的田地里甚至是海边的度假区,都能找到碉堡的身影。领导人动员全民建造碉堡用来自卫,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排碉堡,公路两侧山顶山腰房前屋后甚至是度假沙滩上都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碉堡。

    实际上从与黑山接壤的北部边界到与希腊科孚岛隔海相望的海滩,阿尔巴尼亚到处都是在猜疑引发的修建热潮中建成的碉堡。这种碉堡不止几百座,甚至不止几千座。据官方的保守估计,完工的碉堡数量超过17万座。

    今天,它们依旧零散分布在乡间,或是俯瞰着山谷,或是默默守卫着十字路口和公路,又或是像令人毛骨悚然的雕像一样排列在空无一人的海滩上。它们的影响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

    外界认为,当时一座碉堡的造价与一套两居室公寓相当。此外,修建碉堡无疑导致了阿尔巴尼亚沦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碉堡的有明堡有暗堡,也有多达几十个亿的群堡,也有截然独立的独堡,还有能藏粮仓弹药库的指挥大堡。却也拥有勉强塞进一人的单堡,总之那是形式繁多各有特色,不过当初为了战备的碉堡到和平年代,那自然是成了碍眼的东西。

    可为什么不拆除,因为费用太高。当年建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