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唐竺古道

    第五章 唐竺古道 (第1/3页)

尼泊尔这个国家夹在中国与印度中间,原本大家都是邻居,水平都差不多,可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腾飞,尼泊尔就显得贫了。但贫归贫,穷可不穷。所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贫民窟中遮风挡雨都勉强的房屋,也可以看到皇宫般极尽奢华的酒店。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尼泊尔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石攸和卢婧将余下的尼币都给洛桑妈妈,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所有旅行需要的冲锋衣、登山鞋、背包、给养就都备全了。而且比在国内买这些便宜得多。临走时,洛桑说他们给的钱太多了,执意要送到口岸才行,他说一路上大多是乡村,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有他护驾最好。大家一想也是,再说小喇嘛跟他的话题还没有聊完。临出门时候,卢婧解下了自己的项链送给了洛桑妈妈,洛桑妈妈要知道这条卡地亚能买下他们家这套院子,估计宁死都不敢收下吧。

    路还远着!谁在意呢?

    他们这行人走的这条路其实就是唐竺古道,是唐代时唐朝与天竺之间往来的捷径。听烂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各位,一定对唐竺古道感到陌生,可当你去查资料找这条路的时候,却只是模模糊糊几行字,根本搞不明白它都从哪里经过。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从那里经过,高原雪山上通常就一条路,跟着走就是了。早在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就曾派大臣吞米桑布扎为“迎婚使”去尼婆罗(尼泊尔)请婚。尼婆罗王觉得吐蕃是高原太荒凉,又不信仰佛教,不愿意把公主嫁过去。松赞干布大怒,扬言“如不许以公主,则发五万化身军队,令其摧毁尼婆罗。”尼婆罗王无奈,只好将赤尊公主下嫁吐蕃。今天这一行人要走的路,可能恰恰就是当年赤尊公主的出嫁之路。

    整个尼泊尔的空气都好不哪去,凡是密闭的地方都会觉得似乎有腐败的东西在。一路上的风景换了又换,从加德满都出来就是农村。这里的山丘上可以修房子,可以修路,可以种农田,反正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凑在山坡山。Trishulihighway其实就是叫了一条高速公路的名字,真的走上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跟国内福建山区盘山路差不多,穿村过舍不说,牛马驴车也跟着一起奔驰。偶尔会有TATA的卡车经过,看着颤颤悠悠的过来了,其实跑的并不快,纸老虎一头。倒是坐在大客车上面的旅客更有南亚特色,偶尔为了躲避树枝或电线还要俯身趴下,不开挂根本坐不了这货,更别说后面还拖着黑烟了。

    偶尔会看到喜马拉雅山脉中高高的雪山,洛桑说他爸爸原来爬到过8000米,卢婧问洛桑八千米什么样,洛桑回了一句唐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确,他爸爸曾是高山救援队的队员。从最开始看到雪山,大家尖叫,互相争抢着看,合影。到后来,大家已经脱敏了,渐渐地即使都不去眺望了,因为自己就已经在雪山中了。

    除了生命力旺盛的小喇嘛还和洛桑滔滔不绝,其他人都各顾各的休息着,或是看着窗外。德国将冲锋衣的帽子扣起来躺在最后一排睡得跟死尸一样。石攸在手机中翻着老石的相片,在一张她四岁时和老石的照片下停了好久。卢婧在看YOUTUBE的化妆视频。石煜一直看着窗外的景致,一如既往的没有表情,只是胡子有些冒茬了。车里没有放音乐,车挂跟荡秋千一样来回晃着。大部分认为人在旅途中的时间都是应该用来消磨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一次大好的思考机会,想象着把自己放在这个随机而陌生的环境中该如何活得好,这很好玩。当然对于小喇嘛龙辉来说,这次看似热闹的尼泊尔之行,其实并不顺意,他一定有他不可言的原因——他偏偏要凑热闹去西藏的原因。

    车子到达热索口岸的冲色村时已是下午,大家决定在这里住一夜再继续北上,毕竟人需要休息。冲色村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藏族和夏尔巴人,随着近年来中尼两国的往来密切,村里人的生意经营的红红火火。洛桑将这些人送到热索桥旁就不再走了,用洛桑的话说,尽管这条路上早没有了国界,但还是不想走到桥的那边。现在的西藏已经足够包容和开放,但想起曾经为他家族带来的沉重灾难。他还是迈不过心中的国界。

    石攸一行人走在更加坚固的热索新桥上,可以看到双手合十的洛桑在目送这几位朋友,无论洛桑是否真的知道真相,他都知道对于已经妻儿两全的自己而言,已经没有必要再陪他们去冒险了。

    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也许是从英国殖民者进入西藏探险起吧。夏尔巴人就成了喜马拉雅山下的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